為什麼把吃肉稱為打牙祭?

來源:酷知科普網 2.71W

過去人們逢年過節時總要想法子弄點好吃的。那時候所謂好吃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吃點肉。有肉要先獻給祖先——祭祀。祭了祖先之後便將這肉“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說。那時能吃上點兒肉的機會一年也就那麼幾回,所以凡有機會吃肉,統統被戲稱為“打牙祭”。

為什麼把吃肉稱為打牙祭?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中關於“打牙祭”有這樣一段描述:“夥計們平時每日就是小菜飯,八年級、十六跟著店裡吃牙祭肉。”看來,“打牙祭”就是吃牙祭肉。

“打牙祭”可以說是祭祀文化和社會現實相結合的產物。古人向來重視祭祀活動。逢年過節,人們都要祭拜已逝親屬或者在天神明。有好吃的自然也要先分給神仙祖宗吃,以求神明保佑。古代祭祀中,牛羊豬是常見的祭品,皇家祭祀全牛全羊,這樣做普通人肯定承受不起。所以,百姓通常是在神龕或者祖先靈位前放上一塊肉, 點上冥幣、蠟燭,以示祭告。人們認為,祭祀的貢品是神祖的吃食,人吃了很吉利。所以,皇帝經常把祭肉分給王公大臣,分祭肉的故事也史不絕書。

此俗流入民間,家長們通常會把祭完神祖的貢品分給家人吃。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而且肉價昂貴,平時吃肉都是奢求。只有逢年過節,人們才能借祭祀的光,吃上些“祭肉”。因而,這樣難得的吃肉機會就被人們戲稱為“祭牙”,也就是後來人們說的“打牙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吃上肉已經不再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奢求了。這種“打牙祭”的說法也就漸漸地被人們淡化了。但是,在老一輩人心中,“打牙祭”卻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歷史,記錄了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

為什麼把吃肉稱為打牙祭? 第2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