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將紙幣稱為“鈔票”?

來源:酷知科普網 2W

咸豐三年(1853),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發行了兩種紙幣來籌措軍餉。一種稱“戶部官票”,簡稱官票。官票以銀兩為單位,所以也叫銀票。另一種稱“大清寶鈔”,以銅錢為單位,所以又叫錢票或錢鈔。後來“寶鈔”和“官票”合一,所以有了“鈔票”的說法。

為什麼將紙幣稱為“鈔票”?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

宋太宗初年,隨著商業的繁榮和交易的擴大,當時使用的鐵錢已經不能適應交易的需要,於是在四川成都由十六家富商聯合發行了一種紙幣,當時被稱作“交子”。而不是“鈔票”。

為什麼將紙幣稱為“鈔票”? 第2張

與宋朝大致相同時期的這個金朝,也在公元1154年也發行了紙幣交鈔。交鈔是金代盛行的紙幣流通券,發行時間大約有80年,曾經流通金國,在金代貨幣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也叫鈔引,分為大鈔、小鈔。

“鈔”也做“抄”,舊時經抄錄印刷出版的集子也有稱“鈔”的,如《古文辭類鈔》。由抄錄再引申,“鈔”就有了票據的意思,如南宋范成大《催租行》的“輸租得鈔(繳租後收到票據)”。所以“鈔”字雖從金,卻是與金無關而與紙密切相關的。用作貨幣之後,就專指紙幣了。故金朝發行的紙幣為“交鈔”。

為什麼將紙幣稱為“鈔票”? 第3張

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政府因鎮壓農民起義而軍費拮据,而黃河連年決堤而不得不大興水利,為應對財政危急,遂決定發行紙幣。咸豐三年(1853年),同時發行了兩種紙幣,即“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大清寶鈔又稱錢鈔(用於銅錢的流通),戶部官票又稱銀票(用於銀兩的流通),各以鈔和票為名。於是,在當時的一些文獻記載中,將兩種紙幣合稱為票鈔或鈔票的比比皆是。久而久之,鈔票之說便不脛而走,沿用至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