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則

來源:酷知科普網 7.5K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輕一代心理髮展的規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質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它是與學校心理輔導、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測量及心理諮詢等多門學科相融合的、以實踐和應用為主的教育活動,在具體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應遵循科學的原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則

操作方法

(01)目標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優良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生存、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潛能。圍繞這些目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人格培養、情緒情感訓練、意志力的培養、自我覺察與認識、生存訓練、潛能開發等。除此,還應包括與之相關的心理測驗、諮詢輔導、課程安排、活動訓練等各項工作。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則 第2張

(02)現實性原則由於目前大多數學校都缺乏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因此,各校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實際的教育能力、學生髮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03)發展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確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應“面向全體、注重發展”,選擇具有普通意義和有代表性的主題內容,從而有效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預防、促進”的功能。例如,中學應當把青春期教育作為核心內容來抓。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則 第3張

(04)差異性原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僅有個體差異,還有年級差異。因此,確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時應當遵循差異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這是保證學校獲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如,進行同伴關係的心理健康教育時,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所講的知識內容、所舉的教育例項都應有所不同,所設計的教育活動。訓練內容及方式也應有所調整。同樣.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應該進行分類指導。如對離異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往往需要進行特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與活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則 第4張

(05)活動性原則根據實踐性與應用性的要求,在確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應突出以活動為生的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在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活動中,發揮活動的優勢,注重活動過程的教育作用。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中,應創造性地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話動,如角色扮演、繪畫、想像、辯論、演講、表演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參與中、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