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職場,晉升無望是因為“懷才不遇”,還是“錯付青春”?

來源:酷知科普網 4.88K

簡要回答

案例簡講(一):朋友小X,工作積極努力,業績也有目共睹,工作近十年就是提拔不起來,每次有晉升的機會,總感覺差那麼一點點,到底差在哪,自己也說不出來。有一次,他跟領導(他曾經的師傅)聊天,說起了自己的困惑,感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為什麼總是提拔不起來,感覺晉升無望,有種一眼望到頭的感覺。估計是領導當時心情不錯,跟他說了很多,他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自己所謂的“懷才不遇”,不過是自己的想當然罷了。

案例提示(一):
在這分享領導跟他說的幾個要點:
1.“懷才不遇”的原因
“懷才”與“懷孕”相同之處,都需要時間來孕育成果,區別在於“懷孕”時間長了瞞不住,總會被發覺;“懷才”如果被埋沒,很難被發現。
“才”如果表現方式不對,埋沒也是情理之中。身在職場,從來不缺積極努力的員工,業績好、能力強,最多也就是個優秀員工的一員,一眼望去大家其實差不多,被選中是運氣,沒被選中就變成所謂的“懷才不遇”。
2.“才”需要以正確的方式展現
“懷才不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懷才不夠,沉澱積累不夠,就像一個不足月出生的孩子;另一種情況是被埋沒,沒有被發現,就像深埋地下的金子。
人們經常說:“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前提是金子被發現,在地底發光失去了其意義。
正確的展現方式才會更容易被發覺:
①功能性。
就像帽子、手套、圍巾……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功能性,雖然都是保暖,但誰都無法取代誰。你的功能性越突出,越容易被發現,而不是作為通用品,放在哪裡都突顯不出來作用;
②替代性。
是否可以被替代,具有相同的功能,為什麼非要選你?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當然這個世上,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可替代成本的高低,決定了是否被替代。
就像這個社會不缺乏人才,但不是每個單位都願意支付,或者說能支付的替代成本。
③特殊性。
特殊性事實上,是功能性與替代性兩者的結合。不可替代(替代成本過高),並且起到的作用不能被忽視,相對容易脫穎而出。
3.“價值鏈”能起到的作用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哪怕做到以上三點,在人為的干預下,依然可能“懷才不遇”。
人與人之間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如果在價值相近的情況,人為因素就顯得比較重要。這時就要考慮在“價值鏈”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整體“價值鏈”中起到的作用越重要,越容易被發現。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炒菜這個過程來講,鍋在“價值鏈”中就起到了不可忽略了作用,無論是炒素菜,還是肉菜,鍋不能缺少,食材可以選擇,鍋勢必會用到。
同理,所謂的“懷才不遇”或許不是因為“才”不夠,而是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對,在當下“價值鏈”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4.存在運氣的成分
“懷才不遇”還有一種玄學的成分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運氣這種事情很難講,比如,你才華足夠高,可是在相同的環境中,還有才華更強的人;你天賦異稟,可別人天賦更為驚人。
就像人們經常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一個道理,並非你不夠優秀,而是還有更優秀的人與你相處在相同的環境中。

行走職場,晉升無望是因為“懷才不遇”,還是“錯付青春”?

案例簡講(二):
前同事能力強,業績好,可惜他性格強硬,只要對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哪怕領導打招呼,也根本不買賬。
有幾次提拔的機會,同事們都覺得他是眾望所歸,晉升問題不大,可是在領導的干預下,他都與提拔失之交臂。
他心中有氣,手裡有活,於是選擇了跳槽。幾年時間,他就提拔成為了公司的高管,進入了那家公司的核心圈層。

行走職場,晉升無望是因為“懷才不遇”,還是“錯付青春”? 第2張

職場提示(二):
1.沉沒成本讓人糾結
結束了一週工作,週末想放鬆一下,於是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可看了半個多小時,就覺得這部電影沒意思,孩子也已經坐不住了。
可票已經買了,不如看完,或許精彩在後面呢?於是一直跟孩子說:“很快精彩的地方就來了。”直到電影結束,都沒有什麼精彩的地方,結果就是白白浪費了兩小時的時間。
許多職場人何嘗不是這樣,一直在努力,總覺得自己已經付出這麼多了,沒準下一刻就變好了,可直到歲月蹉跎,才發現自己的堅持是多麼的愚蠢。
人們總是對自己已經付出的東西耿耿於懷,總覺得下一刻會更好,“向後”看的心態成為了主導,只要沒有最終結果,就可能有最終的希望。
錯誤的堅持,只會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而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好,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糾結會越來越嚴重。
2.“錯付青春”不如重新選擇
很多時候所謂的“懷才不遇”,很可能就是“錯付青春”,哪怕你該做的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已經很好了,但依然會被忽略,遇到不對的人,不對的事,不如向前看重新做出選擇。
就像前同事那樣,跳槽之後反而迎來了更好的未來;也像那場電影,如果看到一半感覺沒什麼意思,既然是為了放鬆,何必非要拘泥於看電影,去遊樂場,或者再看一部精彩的電影,不是更有意義嗎?
產生了沉沒成本之後,人們更願意相信下一刻會更好。事實上,比起做出選擇來講,放棄似乎更難,什麼都想得到,最終什麼都無法得到,重新做出選擇或許可以迎來更好的未來。
3.重新做出選擇的核心
重新做出選擇說起來簡單,事實上也並不容易。拿著簡歷跳槽與拿著作品跳槽,哪個更容易受到重視?答案不言而喻。
作為打工人,是在賺錢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值錢,而計較眼下的錢,工作時吃點虧沒什麼,關鍵是否可以讓自己長本事,提升自己的價值。
對於真正“懷才不遇”的人而言,肯定掌握主動選擇權,而並非不得不做出無奈的選擇。“錯付青春”及時回頭,核心在於自身的價值,是真正的“懷才”,而不是自以為的“懷才不遇”。

行走職場,晉升無望是因為“懷才不遇”,還是“錯付青春”? 第3張

寫在最後
行走職場,所謂的“懷才不遇”很可能是“錯付青春”。“才”被發現才有價值,沒有被發現,展現方式不對,被埋沒也屬於正常。同時,“懷才”也可能被人為干預,導致被埋沒。既然“錯付青春”,就果斷重新做出選擇,只要自身有價值,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避免光陰在糾結中蹉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