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

來源:酷知科普網 7.79K

警醒自己德行淺薄

寡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即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中國古代講究“以德治國”,君主這樣子城市為了警醒自己德行還不夠好。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

古代帝王的自稱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朕,其次是寡人、孤、不俗等。

朕字的本義為舟縫,由此引申為跡象、徵兆,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在秦以前,不論尊卑,皆自稱朕,比如屈原《離騷》中說“朕皇考曰伯庸”,《詩經.大雅·韓奕》中說“無廢朕命”。秦始皇之後李斯建議秦始皇將朕定為天子的自稱,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從此普天之下,除了戰亂分裂,只有皇帝一人能自稱朕。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 第2張

春秋時期諸侯王可自稱寡人,比較弱小的諸侯王自稱孤,而周天子自稱“予一人”。戰國秦西漢時期,各地諸侯王仍稱寡人,比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到了東漢末年諸侯王就習慣自稱孤,比如《三國演義》中曹操為魏王,常常自稱孤,而孫權稱帝后仍自稱孤。

南北朝時期自稱寡人或者孤的都很常見,唐以後自稱寡人的就很少了,唐朝諸侯軍閥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聯合對抗朝廷,各自稱王,更多的是自稱本王,盟主朱滔自稱孤,王武俊等人自稱寡人,唐之後往往皇帝才敢稱寡人。

古代君王為什麼自稱寡人 第3張

為什麼古代君王和諸侯王要以寡人自稱呢?

古代的觀念認為君主的權利是上天賦予的,所以皇帝自稱天子,而古代講究“以德治國”和“以德配天”,也就是說上天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所以君王要是失德便會失去尊貴的權力地位,所以自稱寡人是君主的一種謙稱,自謙德行很少。而帝王自稱孤,並非指天下就自己一個,感到孤單,意為特立無德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