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服飾分類 有哪些種類

來源:酷知科普網 7.35K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五十多個少數民族,且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和文化。而之前小編也帶大家看過很多少數民族服飾,他們各有特色,那麼你知道少數民族的服飾其實還有分類嗎?就讓小編再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少數民族服飾分類 有哪些種類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認真的科學識別,我國共有五十六個民族。此外,還有一些尚待進一步進行民族識別的人們共同體。

中華各民族的形成,經歷了至少兩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過程。從我國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現的“夏”、“戎”、“狄”、“荊蠻”、“夷”、“諸濮”、“百越”等族別名稱來看,我國早在秦代以前就已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秦王朝封建專制制度的建立,使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高度統一在中央政權之下。正因此,我國各民族的文化都有長期發展的歷史傳統,包括服飾文化在內。從現實的情況來考察,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具有下列五個方面的一般性特點;

第一,我國少數民族種類繁多,分佈廣闊,且廣大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難,因而民族服飾多姿多彩,服飾文化內諮豐富,有取之不盡的服飾資源。

我國55種少數民族,居住在全國兩千多個縣中的百分之七十的縣,分佈廣闊。在這些少數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眾多的支系,如苗族分為紅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類,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頭苗、獨角苗、蒙紗苗、花腳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飾劃分。這樣一來,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飾,僅是同一民族內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飾,使得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顯得格外豐富。

我國少數民族服飾無論從質料、色彩來看,也無論從式樣、塔配來看;都是十分豐富的。有著25個少數民族的雲南省舉行民族藝術節,數千人的少數民族文藝隊伍也就是數千人的少數民族服飾表演隊。昆明民族歌舞團以“日月風火”為題的民族服飾抒懷舞會,分“春日生輝”、“夏月溶溶”、“秋風送爽”、“冬火熊熊”四個場景展示了三百套民族服飾,其品種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豔、花樣之繁令人驚讚。短短的一個半小時表演,令人信服地證明:雲南不但是歌舞的海洋,也是少數民族服飾的海洋。而這,正是多民族中國的一個縮影。

少數民族服飾分類 有哪些種類 第2張

第二,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和民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的不同,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顯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區和草原的巨大差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中國的自然條件南北迥異;北方嚴寒多風雪,森林草原寬闊,分點在其間的北方少數民族多靠狩豬畜牧為生;南方溫熱多雨,山地益嶺相間,生活在其間的少數民族多從事農耕。不同的自然環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飾風格和服飾特點。生活在高原草場並從事畜牧業的蒙古、藏、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數民族,穿著多取之於牲畜皮毛,用羊皮縫製的衣、褲、大氅多為光板,有的在衣領、袖口、衣襟、下襬鑲以色布或細毛皮。藏族和柯爾克孜族用珍貴裘皮鑲邊的長袍和裙子顯得雍容厚實。哈薩克族的“庫普”是用駝毛絮裡的大衣,十分輕暖。他們服裝的風格是寬袍大袖、厚實莊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宜於植麻種棉;自織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科。所用工具多十分簡陋,但織物精美,花紋奇麗。因天氣溼熱,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輕薄,其風格多生動活潑,式樣繁多,各不雷同。總之,風格的多種多樣,不同的特點十分突出,構成了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另一個特點。

第三,由於各種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原因,中國少數民族直到本世紀中期仍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相應的生產力水平上,由此而帶來的差異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數民族服飾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內容具有明顯的層次性。

少數民族服飾分類 有哪些種類 第3張

中國少數民族由於各種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原因,解放前,有的已經具有了明顯的資本主義萌芽,有的卻仍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表現了社會發展的極不平衡。在這方面,被民族學者稱為“一部活的社會發展史”的雲南省,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代表。解放前,在雲南二十五個少數民族中,白、回和部分彝族中資本主義因素已經相當發展;廣大的壯、哈尼、納西、白、彝等民族都已進入了封建地主制;傣族進入了封建領主制;小涼山彝族是比較典型的奴隸制;而相當一部分少數民族如基諾、布朗、景頗、獨龍、怒、部分僳僳族、佤族等卻仍然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至今,永寧納西族(摩梭人)仍保留著母系制殘餘。在別的少數民族聚居省區,這種情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只不過不象雲南省這樣完整和典型而已。這樣,少數民族服飾所反映出來的文化內容也就具有層次性。同時,這一層次性還決定了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層次性。有的人有一種誤解,好象凡是少數民族服飾中的特出之處都具有“原始性”,都是原始文化的具體表現,是明顯地不合乎事實的。對少數民族服飾的層次性,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具體分析。

第四,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面臨著社會全面現代化程序的衝擊和改革的要求,一些傳統服飾已經發生變化。

改革開放給全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商品經濟的發展給原來封閉落後的少數民族山區注入了活力並傳來了多方面的資訊,其中也包括許多現代新潮時裝的資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正面臨著巨大的衝擊。由於某些少數民族服裝用料多,裝飾繁瑣,工藝複雜,製作困難,穿著不便,難於洗滌,不少少數民族地區的青年人已改穿漢族服裝,個別地區甚至已經見不到民族服裝。針對這一情況,一方面要積極而緊迫地搶救少數民族服飾資源,以免出現某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飾文化的消失;同時,還要主動地,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少數民族群眾進行服飾改革,組織一些專家學者和服裝設計師在廣泛聽取本民族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設計出新的民族服裝,在保持基本的民族用飾特點的前提下力求大方、美觀、簡潔、適用,便於生產生活,便於今後組織大規模機器生產,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可以說,這既是現階段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現階段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一個特點。

看了以上這些,你是不是覺得很新奇呢?少數民族其實也是有很多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他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且不比龐大的漢族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