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來源:酷知科普網 1.48W

古代時,兩國之間的往來必須要有護照作用的通關憑證。漢唐時期的通關憑證叫過所,主要分兩種:一是人馬啟程前傳送的過所,相當於前往通知。一是隨身攜帶的過所,相當於路證。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說起護照,不少人以為是近代才有的。其實,古代人早就用上了。自從有了國家的概念和形態,“護照”的作用便產生了。當時,各種各樣的通行證就是護照,叫關卡、關文之類,具體形式有青銅、竹木、紙張、本子等,異彩紛呈。 古代時,兩國之間的官方和民間往來,必須要有憑證,那麼護照就是唯一的憑證。現在,穿越回去看看古代“護照”的各種訊息。 傳說版“護照”記錄唐僧師徒西行過程 對護照的最初印象,人們大多會想到86版電視劇《西遊記》,記得有個情形永遠相似,那就是每次唐僧等徒弟們除妖降魔,平安無事後,他總要客客氣氣地請所在國家的國王在通關文牒上面蓋上大印,然後帶著徒弟們繼續西行。通關文牒就是護照,而上面蓋的各國印章,正是現在的簽證。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2張

幾十萬字的《西遊記》,要想簡明扼要地瞭解全過程,記得有高人指教說緊緊抓住“通關文牒”這條線索就行。因為唐僧去西天取經,隨身帶著大唐王朝的通關文牒,上面記錄著他去西天取經的全過程,這在當時是出國護照、國內的介紹信。同時,也是唐僧歸來向皇上交差的證書。 唐僧拿的那本出國護照,好像有點兒不太規範。他到了西樑女國,女王看了他的通關文牒,發現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名字,竟擅自在上面填寫了3人名字,儘管女王是出於好心,但從通關文牒的要求看,西樑女國是沒有這個權力的。 這個細節在《西遊記》中是這麼描述的——女王道:“關文上如何沒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個頑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為何肯隨你來?”三藏道:“大徒弟,祖貫東勝神洲傲來國人氏,第二個乃西牛賀洲烏斯莊人氏,第三個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條,南海觀世音菩薩解脫他苦,秉善皈依,將功折罪,情願保護我上西天取經。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與你添注法名,好麼?”三藏道:“但憑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筆硯來,濃磨香翰,飽潤香毫,牒文之後,寫上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三人名諱,卻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畫個手字花押,傳將下去。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3張

小說中的唐僧到西天取經,沿途十幾個國家都給他的通關文牒蓋章,說明他肯定到過這些國家。那麼史上的陳玄奘寫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他共經歷120多個國家,憑證也是通關文牒。神話中的通關文牒是玄奘西行過關的縮影,充滿無數艱辛坎坷,用妖魔鬼怪象徵現實中的玄奘西去的不易。小說中有一段唐僧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對話:太宗聞言,稱讚不已,又問:“遠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總記菩薩之言,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途中未曾記數,只知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嶺,遇林不小,遇水寬洪。還經幾座國王,俱有照驗印信。”叫:“徒弟,將通關文牒取上來,對主公繳納。”當時遞上。太宗看了,乃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給。太宗笑道:“久勞遠涉,今已貞觀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樑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覽畢,收了。 通關文牒是在明朝出現的,作者吳承恩是明人,寫小說參考了當時的情況。說明在明朝,現實版的護照已經很發達了。那麼在唐朝時,護照叫什麼呢?“過所!”玄奘完成《大唐西域記》後對唐太宗說,他記述了128個國家和地區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此外還記述了其他十幾個國家的情況。其中雖然沒有明確說關於通行證的事,可少了這個,玄奘來回能那麼瀟灑嗎? 護照,伴隨唐僧師徒西行,不僅讓他們終成正果,也讓他們成為超級驢友。

現實版古代“符節”堪比現代護照 古代,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護照始於春秋戰國。但雛形是夏、商、西周時期的“牙璋”和“圭璋”,到春秋戰國有“符節”,漢唐有“過所”,明代有“關照”“符牌”等形式。護照是伴隨歷史事件發展起來的。“符節”代表兩種不同時期的護照。先說“節”。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4張

“節”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比如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兩枚形似竹片的青銅節,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件實物護照。它叫“鄂君啟”節,是楚懷王頒給楚國商人鄂君啟的,拿著它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兩枚青銅節,一枚舟節,一枚車節,分別代表水陸兩線。鄂君啟在楚國的關卡內,只要舉起相應的青銅節,各關卡立即放行。到了其他諸侯國內就變為護照,都會給予他一定的方便,在投資等領域享有優惠。 到漢代,“節”改為竹子做的了。當時,漢武帝派蘇武持節出使匈奴,後被扣留,在北海(今貝加爾湖)邊放羊,他19年持節不屈。這時的“節”以竹子為原料製成,柄長八尺,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上面裝飾著三層犛牛尾。蘇武手持節,國內外各個關卡都會禮遇,並且給予通行便利。代表皇帝外出執行使命的人都要持節,後人將使與節連在一起,便稱為“使節”。後來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是手持漢節,打通了絲綢之路。 “符”,本來是調兵遣將的兵符,實際也是通行證。兵符像老虎的樣子,寓意兵貴神速,所以又叫“虎符”。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上面刻有銘文,一分兩半,底部是凹凸的,可以合在一起。右為尊,所以右半放在朝廷,左半則放在地方,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齒齒相對,“符合”才能過關。當時規定指揮50名以上士兵,必須出示虎符。所以儲存虎符關係重大,否則後果嚴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僅憑竊得曹操手下的虎符,兵不血刃輕取荊州等城池,便是這個意思。虎符的作用演繹到今天的護照上,比如護照加頁、檔案正文與存根的騎縫章等,都是表現形式。

漢晉過所 據出土的漢簡,兩漢過所的勘發步驟有四步:首先,由外出者向鄉嗇夫提出口頭或書面申請,說明外出原由、目的地、時間、所帶物品;其次,由嗇夫對外出者進行審查,然後作爰書呈報都縣;再次,縣司受理後,由縣掾、令史、史、佐等核實嗇夫報告,然後擬寫過所稿呈郡太守或縣令丞簽發;最後,由郡太守、縣丞勘發過所,一式兩份:一份由外出者隨身攜帶,另一份存檔備查。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5張

吏民持過所度關津時,要接受關吏的檢查。一般來說,關吏要核驗他們的面貌特徵、身份,如果攜帶了牲畜,則會檢查它們的口齒等。如若與過所不合者就會被判為私度關罪,私度者將判以徒刑。 魏晉南北朝時期,過所制度進一步發展。按照規定,不論是內地行旅,還是外地胡商,凡是過關津者必須出示過所。如《三國志·魏書·倉慈傳》記載,曹魏時期,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比較繁榮,胡商為了前往洛陽申請過所,倉慈則依制發給過所讓他們通過。這一點成了倉慈任敦煌太守時的政績。兩晉時,憑過所過關津的制度則用法令的形式明確地規定了下來。《太平御覽·文部·過所》雲:“《晉令》曰:諸渡關及乘舡筏上下經津者,皆有過所,寫一通,付關吏。”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6張

隋唐時期過所制度的完善 隋唐時期,過所制度臻於完善。唐朝26關,不同身份的人憑藉不同的通行證過關。據《唐律疏議·衛禁》載:“水陸等關,兩處各有門禁,行人來往皆有公文。謂驛使驗符券,傳送據遞牒,軍防、丁夫有總歷,自餘各請過所。若無公文,私從關門過,合徒一年。越度者,謂關不由門,津不由濟而度者,徒一年半。已至越所而未度者,減五等。”意即:驛使過關時用符券,公務人員往來用遞牒,軍防丁夫有總歷,一般的行人用過所。如果有私自過關門的人,則處一年徒刑;如果有不從門過關或者不由濟過津者,處一年半的徒刑。這是唐朝對過所制度所列的法律條款,懲罰之制不可謂不嚴。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7張

唐朝時期對於過所之制的管理機構有了明確的分工。尚書省刑部的司門郎中、員外郎職掌天下門關以及過所事務,制定過所式,據此勘發。一般人員外出時須先申請過所,在京師則由尚書省的司門郎中、員外郎發給,在州縣則由州府掌管戶籍、通旅、過所事務的戶曹參軍發給。申請過所的程式有: (1)外出人員先向本州縣遞交牒文申請過所,內容包括身份、姓名、隨從人員、所帶物品、時間、地點。在申請過所時,還需要有保人,作保證辭,保證外出人員事合法編戶,非逃兵或者逃戶,所帶牲畜也非偷盜而得。 (2)縣司對牒文進行受理,一一進行核實。核實後,縣佐對外出人員的的身份、年齡、時間、原由等擬牒上呈,由縣尉向州請給過所。 (3)戶曹收到縣牒文,在進行核驗,核驗後,制定過所。過所一式兩份,一份為正過所,蓋章發給申請人,另一份沒有印章,入案備查。過所的一般期限是30天,若超過30天,則要重新申請過所,不過再次申請過所就沒有第一次那麼繁瑣了,拿著牒文以及舊過所驗證去申請新過所即可。

漢唐時期出國也要“護照”? 第8張

唐朝對於過所的勘驗也有一些法律上的規定。如果行旅在關津、城垣等官司禁約之處試圖偷度者杖罰七十;如果編戶有役在身或者有刑在身禁止過關津者,官司若給過所,則主判官吏處一年徒刑;如果編戶代他人申請過所或者自己申請過所轉借、轉賣他人,各處一年徒刑;如果行旅所攜帶的奴婢以及牲畜與過所不合者,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杖罰,而關司如果知情卻放行,也會被杖罰。在邊州關塞地區,胡人眾多,為了防止胡漢私自交往、通商,唐律對於違制者的處罰更為嚴重。對私自出關者,處兩年徒刑;行旅不能私自攜帶官府禁止的絲織物、珍珠等物品出關,否則將處以流放、徒刑等,這是保證官府貿易、財政收入的重要舉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