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戴耳環的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來源:酷知科普網 1.66W

來源於封建禮教對古代婦女的一種壓迫式的管教。女人走路時不能晃著腦袋,左顧右盼的,這樣是不守婦道的,走路就得目視前方端端正正的往前走,如果女人左顧右盼地走路耳環就會搖晃著打臉。

女子戴耳環的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考古學家認為,遠古人時期,人們就有穿耳洞的習慣。《山海經》中記載說:“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後人解釋道:“珥, 也”。也就是說,在古代,人們穿耳洞,戴一種叫做“珥”的裝飾物。這種“珥”便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耳環等。

曾經是“卑賤者”的標誌

在中國古代,穿耳戴環曾經是“卑賤者”的標誌。明代《留青日札》一書中說: “女子穿耳,帶以耳環,蓋自古有之,乃賤者之事。”原來穿耳的最初意義,並不在於裝飾,而是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它本是兄弟民'族的一種風俗,因為有些婦女過於活躍,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上紮上一孔,並懸掛上耳珠,以提醒她們生活檢點,行動謹慎。後來逐漸也變成了漢'族人的禮俗。但那個時候的女子對穿耳之舉,並不像今天婦女那麼熱衷,而是處於被迫的地位。到了宋明時期,由於禮教思想的抬頭,婦女穿耳之風,空前流行;不說一般的婦女,就連皇后、嬪妃也不例外。時間一長,穿耳戴環便形成了風氣。

女子戴耳環的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第2張

既是辟邪物,也是刁鑽古怪的願望

對於我們的遠祖來說,追求外表裝飾並不是單純的任性要求。為了使自己免遭妖術、各種災難和不懷好意的敵人的侵犯,他們佩戴各式各樣的辟邪物——果實、根、動物的牙齒、巧妙地加工過的木塊和石塊。飾物還充當使人有別於其他生物的獨特標誌物。人們在裝飾自己的同時漸漸擺脫原始的野性,並用自己的雙手“塑造”獨特的文化環境。戴耳環在各個時期和在地球上的各個地方都被認為是有象徵意義的。在古羅馬,人們用耳朵上的耳環來標出一些奴隸,也就是通常擔任拉車工作的努米底亞人。宮廷丑角在左耳朵裡戴一隻耳環。海盜在耳朵上戴長長的大耳環,希望以此來博取上蒼的庇護,使他們能擺脫在海上守候著他們的災難。幾乎來自於世界各個角落的迷信的航海者自古以來就習慣於在橫渡赤道時每次都要在耳朵上掛一隻新耳環。吉卜賽人把耳環“獎給”繼上一個孩子夭折後誕生的兒子。哥薩克人也把氏族密碼放進了佩戴耳環的方法中:左耳戴耳環的是家裡最後的一個孩子,右耳戴耳環的則是家族裡最後的一個孩子。按照哥薩克人把家庭看得高於一切的傳統,首領或頭目都應當保護這種人,即使在最艱難的戰爭年代也無權派他到激戰處去冒生命危險。威武的戰士也常用耳環來裝飾自己。俄羅斯婦女為了使士兵免中流彈也會用耳環給他們作標誌。這樣就產生了諺語:“為了好朋友,連戴著的耳環也可以摘下來給他。”隨著時間的流逝,戴耳環的許多象徵意義變得模糊和混亂不清了,或者就完全消失了,如今無論是耳環,還是手鐲、珠串和項鍊,往往都是順應美或乖謬行為的裝飾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