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民俗文化 你具體都瞭解多少?

來源:酷知科普網 6.73K

基諾族在以前的時候,都是長期處於原始的狀態的,知道新中國的成立之後,才逐漸的發展開來。那麼關於基諾族的民俗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基諾族有哪些民俗文化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基諾族民俗文化 你具體都瞭解多少?

基諾族盛產茶葉,普洱茶就是源自於基諾族,基諾族種茶的歷史非常的久遠,具體的可以追索到三國時期。在清朝的時候,普洱茶是非常的火的。基諾族在清朝的時候,政府曾經在此設立了茶廠,基諾族當地一直都盛產茶葉。

至20世紀80年代初,基諾族的養殖業尚處在原始放牧階段。大牲畜有黃牛、水牛,但不是用來耕地,而是用於祭祀和食肉,還普遍飼養豬、狗、雞等家畜家禽。除狗外,牲畜都自行放牧於村寨周圍的山坡草地上,也無專人照管,讓其自由棲息、覓食。

基諾族人善於狩獵。狩獵是基諾男子的一項基本技能,獵獲動物的多少,狩獵知識和是否豐富成為衡量男子能力的主要標誌。男子外出或勞動時多隨身攜弩弓、彎弓、彈弓或荷挎獵槍,隨時射殺飛禽走獸,他們也能設定陷阱、釦子、籬道、跳籤、壓木等捕捉野獸。獵獲歸途中,狩獵漢子敲響一種用竹子做的打擊樂器,聲音鏗鏘有力,狩獵英雄還會唱起動聽的狩獵歌。盛行集體圍獵,參加者平均分配獵獲物,唯擊中者多得獸皮。

捕魚也是基諾族居民的重要副業。小黑江、勐旺河、卜天河等,溝箐縱橫,魚類資源非常豐富。人們有空就去捕魚,農閒時還集體捕撈,用作小菜或做成“乾巴”,燒烤後便成為待客、佐食的佳餚。

採集是基諾族婦女的重要生產活動。基諾族日常生活的佐餐、副食主要靠婦女採集的各種野菜、野果和蟲類。基諾山生長著許多山珍野味,如各種菌類、竹筍、木耳、白生等,野果有一二十種,野菜達二三十種,蟲類20多種。基諾婦女在生產勞動中習慣背一個棉布大筒帕,以備隨時採集各種野菜和果子,有的現採現食,有的則要加工後方可食用。基諾婦女耕作之餘就四處採集,收工回家,全家吃的佐食湯菜都有了。

基諾族的傳統手工業規模小,尚未形成商品生產,基本上還是自給自足經濟的一種補充,也沒有從與農業中完全分離出來。紡織和刺繡是基諾婦女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基諾山,隨時都可以看到婦女或手持紡輪捻線,或穿針引線刺繡。紡線的技藝只有經過長期訓練才能熟練掌握。織布是成年女子特別是已婚婦女的一項活計。她們用一種原始的腰機織布,把經線的一頭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頭拴在對面的木柱上,席地而坐,雙手持梭將緯線來回牽引,然後用砍刀狀的木板打緊,織出厚實耐用的“砍刀布”。每年秋收之後,婦女們忙著去除棉籽,彈花、紡線、染色。刺繡主要用於服飾。基諾族女子從小就必須學會刺繡、縫紉的技能,成年後便要親手刺繡手帕、挎包、花帶等信物送給戀愛物件,定親後女孩還得紡織和刺繡一批衣被作為陪嫁。

基諾族男子的傳統手工業則為竹篾編制。基諾山漫山遍野的竹林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品,他們住的是竹樓,吃的是竹筍;桌、椅、板、凳、床、箱是竹編的,甑、碗、瓢、盆、筷是竹做的;刻木記事用竹板竹片,吹拉彈奏也離不開竹;農耕用的剁鏟,狩獵用的彎弓、跳籤……小到煙盒,大到揹簍,無一不是基諾男子技巧技能的表現。他們用兩抬兩壓、三抬三壓和雙抬雙壓等方法編制各種生產生活用品,造型美觀大方。

基諾族的民間手工藝還有雕刻,即用木、竹和牛角等雕刻出神龕、棺材、耳環、鼓、菸斗以及飯甑、碗、勺等生活用具。他們擅長泥塑,主要是做些祭祀用的人、馬、豬、牛、羊、蛇、蟹、雞等。

幾乎每個基諾山寨都有鐵匠,他們能生產斧頭、鐮刀、鋤頭、鐵犁等生產工具和刀、鏟、鍋等生活用具。鐵匠技術據說是從漢族那裡學來的,他們不具有冶鐵的能力,打鐵用的原料多是與馬幫或外商以物換物而來。

基諾男子通常上穿無領無扣對襟黑白花格麻、布褂,上衣背面正中縫上一塊方形紅布,上繡一朵美麗的太陽花(一說是孔明的八卦圖案),下身著白色或藍色寬大長褲或短褲,扎寬布腰帶。新中國成立前,多數男子頭頂留三撮頭髮:中以紀念武侯,左右以懷父母。有的說,左為父母留,右為自己留。女子上身穿無領鑲繡對襟雜色小褂,下系鑲紅邊黑色前開合短裙,現在也有改穿長裙的。基諾婦女習慣裹綁腿、挽發高髻,她們頭上還戴有白厚麻布,後披翅長及肩部的披風尖頂帽,顯得既莊重大方又活潑俏麗。過去男女均赤足,喜歡嚼食檳榔或用花梨木黑汁染牙。男女皆兩耳穿孔,內塞竹管、木塞,以耳孔大為美。

基諾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以大米為日常主食,雜以玉米、瓜豆等。基諾族食用大米很講究,要吃好米、新米,陳倉米多用來餵養家畜或做烤酒。喜吃青玉米。早餐通常把糯米飯用手捏成團吃,午餐多把米飯用芭蕉葉包好帶到地裡隨時加鹽和辣椒食用,也有直接把米帶上山,就地砍竹筒、採集野菜,把米和菜放在竹筒裡烤熟而食。晚餐除主食米飯外,還備有一些菜餚,其中有瓜豆及隨時採集和獵獲的山菜野味,家庭飼養的畜禽只在婚喪禮祭時才能宰殺,平時肉類多來源於狩獵所獲。

基諾族喜酸、辣、鹹口味,尤其喜酸。酸筍是主要的家常菜。把格里羅果搗爛後加辣椒、鹽成為每餐必備的調料。基諾族的烹調方法主要是烤、煮、炒。竹筒烤飯、酸筍煮狗肉、苦刺果煮牛肉、火燒飛螞蟻、烤蜘蛛、竹鼠煮稀飯、芭蕉葉燒肉、金條肉都是基諾族最具特色的風味佳餚。基諾族普遍喜好飲酒,民間有不可一日無酒的說法。所飲用的酒大都是自家用大米或玉米釀製。在釀製過程中,通常要加一些鎖梅葉等植物,酒呈淺綠色,帶有一種植物的自然香味,有健脾強身之功效。基諾人多喜喝老葉茶,喝茶時一般都將老葉揉炒後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湯濃才飲用。

在毛俄、茄瑪等寨的部分基諾族婦女中,還有一種食用當地特有的膠泥的習慣。有的老年婦女已食土成癖,一日不食就有不適。研究表明,這種膠泥中含有少量人體必需的銅、鐵、鈣、鋅等元素。

基諾村寨喜建於平緩向陽的小山坡上。房屋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幹欄式”竹樓,貌似孔明帽,相傳建房式樣是孔明教的。竹樓由木架支撐,用粗木做樑、柱,連榫為架,不用金屬連線。樓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鋪成,將茅草編成草排覆蓋在樓頂上。竹樓上層住人,下層不設四壁,用於堆放工具、什物和家畜棲息。竹樓上有前後兩個晒臺,前晒臺連著樓梯口,後晒臺是晒衣、紡織之處。樓上用篾笆隔開,裡屋按人口多少隔成數間臥室,外屋為“客廳”,兼廚房、飯堂,“客廳”中間有火塘,三塊鍋樁石作三足鼎立狀,火塘上面懸掛著竹編吊籠,放置食品。火塘和鍋樁石是家中神聖之物,飲茶、談天、商談家務、安排生產都在此進行。竹樓屋脊兩頭裝飾著茅草扎的耳環花,一般群眾的竹樓共飾6朵,村寨“長老”家則飾10朵。裝飾著耳環花的竹樓使人一眼就識別出其主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

傳統基諾族房屋與現在稍有區別,大致有兩種:一是有一個火塘的竹樓,內居一個父系家庭的全體成員五六人至十餘人。據說20世紀40年代國民黨軍隊進山鎮壓基諾人民起義前,許多村社都存在著有五六十人的父系大家庭,幾代人在一個男姓家長領導下集體勞動,吃大鍋飯。另一種是竜帕寨的長方形竹樓,長約三四十米,寬8至10米,樓內共居著同一父系氏族的數代人,進樓有一通道,用石頭砌邊的土臺上等距離並排著各個小家庭火塘,火塘兩旁是他們的臥室,進門右邊第一間為家長寢室。這種大長房雖然也有一個男性家長,但各小家庭已有了自己的家庭經濟,按小家庭為單位獨立消費。1940年時,竜帕寨的一個大竹樓曾住著同一父系氏族的31戶,共125人。每個竹樓都有一個男性家長——“卓巴”,假如此家的男子去世而無“卓巴”,則拆掉房子,婦女必須改嫁或回孃家,沒有繼承門戶的權利。這種共居分炊的習俗生動地反映了父系大家庭向小家庭村社過渡的情形。

成人禮是基諾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每個男青年十五六歲,女青年十三四歲後要行“成年禮”,經過一個複雜而嚴肅的儀式後才能換上成人的衣服,背上筒帕,並參加“饒考”(男的)、“米考”(女的)組織,從此才具有村社正式成員的資格。舉行成年儀式時,父母要送給兒女全套的生產工具和成年人衣服,女孩子還要梳成年人髮式。儀式上,村寨長老要帶領大家吟唱史詩,講述勞動和生活的艱辛,傳授傳統的道德規範。

基諾族的婚姻是有對偶婚色彩和群婚殘餘的一夫一妻制。一般婚姻在本村寨不同的氏族內進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從20世紀初開始,婚姻關係也隨著村社地緣關係的確立和擴大,開始向氏族外村寨的非氏族內婚過渡。在婚前,氏族外男女間的社交和性關係是自由的,私生子隨母親到夫家生活,在社會上不受歧視,但也有由舅舅收養的。男女青年要經過“成人禮”,參加“饒考”、“米考”組織,才有結交異性、談情說愛的權利。有的村寨還建有專為青年男女幽會的公房。男女戀愛通常經過“巴漂”(祕密地談情約會階段),“巴寶”(由祕密轉入公開階段),“巴里”(同居階段)等3個階段。男女同居之後,雙方感情和睦,如果某一天,男子晨起時主動為姑娘掃地、背水、燒火、做飯,即表明他要與姑娘結為夫妻。男方父親或舅舅便向女方父母求婚,擇日舉行婚禮。婚後婦女必須嚴守貞操,很少有離異的現象。

基諾族喪葬習俗為:人去世後,挖獨木為棺,土葬於公共墓地,不留墳冢。死者生前喜愛的生產、生活用品,作為殉葬品,富者還埋入一銅鍋銀子。墓表搭蓋小草房,內建竹桌,家屬一日三次供飯,連續進行1至3年,有的還守墓數月,以示對死者的緬懷,死者的靈魂最終歸至祖先英靈所在的聖地——“司傑卓米”。數年之後,為了安葬後逝者,不僅可把原來的草房拆除,還可把先已入葬的棺木屍骨挖出,拋撒于山野中。這是因為每個村寨的公共墓地面積有限,而每一父系氏族的墓地就更加狹小,又不能任意擴大,據說擴大了鬼生活的地方,將對活人不吉利。凶死者或未成年者不得葬入村社墓地,後遷入的社員也不能葬入公共墓地,只能安葬於公共墓地的邊緣,孕婦、精神病患者死亡則實行火葬。父親去世一年後,兒女們要重蓋新房,意思是把自己的房子獻給父親,新居落成時要舉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動叫“上新房”。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以“特懋克”(一作“特毛切”)最隆重、最盛大。“特懋克”即過年,意為“打大鐵”,是基諾族人民為紀念鐵器的創制和使用而舉行的節慶。過去節日活動都以村寨為單位舉行,沒有統一的時間,大約在農曆臘月間,一般由“卓巴”來決定,一旦“卓巴”敲響大鼓時,便意味著開始過節了。1988年,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基諾族人民的意願,把公曆的2月6日至8日定為基諾人民的“特懋克”節日。節日期間,多數村寨都會湊錢買牛,組織隆重的剽牛活動。屆時,在卓巴的指揮下,一群手持標槍的男子,輪流把標槍投向被栓住的黃牛,牛被戳死後,幾個小夥子持刀先砍牛腳,而後割下牛臀部一塊肉祭祀,餘下的部分大家分食;還要用瘦牛肉、皮、血、苦膽、蒜、辣子、酸筍、檳榔、綠葉、酒做成名為“克勒剎”的冷盤,與3只鳥和飛鼠乾巴等一起作為禮物,送給鄰近村寨的長老家,並頌讚美之詞。剽牛後,各家的家長都要到卓巴家舉行祭鼓儀式,長老要設宴款待,跳“大鼓舞”。村民還要給鐵匠送些竹鼠,行打鐵祭祀。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還有“好希早”,即新米節,亦稱“新米”。每年農曆七八月間,穀物即將成熟的時候,基諾族人就從田地裡採集新穀子、蔬菜和瓜豆,殺雞,請親戚朋友到家裡共同品嚐新米、陳酒、鮮肉、綠菜,同時舉行各種祭祀儀式。人們邊吃邊唱,歡樂的歌聲常常通宵達旦。

基諾族有不成系統的太陰曆,它以月亮的圓缺紀月。一年分為12個月,民歌有“一年11個月,一月30天”的唱詞,實際多餘的那個月是基諾族的“過年月”,其天數是不固定的。其他11個月也沒有月份名稱。

基諾族的紀日、紀年根據創世神阿嫫杳孛創世造物的順序而立,每12天為一輪迴。第一天叫“伊搓”,意為水日;第二天叫“尼嫫”,即“阿嫫杳孛日”,意為“(造物)主日”;第三天叫“扎歐”,意為“太陽日”;第四天叫“布洛”,意為“月亮日”;第五天叫“尼”,意為“星星日”;第六天叫“冒”,天地合攏之意,意為“合日”;第七天叫“西”,可譯作“草日”;第八天叫“薩厄”,意為“風日”;第九天叫“色額”,意為“樹日”;第十天叫“布霍”,意為“雨日”;第十一天叫“西奪”,意為七個太陽的生日,也可譯為“七日”;第十二天叫“米芻”,意為“火日”。基諾族紀年以12年為一輪,有的基諾人用紀日的順序稱呼,因將周而復始的那一年也算進去,常有13年為一輪之說。

基諾族無生肖屬相的說法,但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年和生日名稱,並推算出自己的年歲,並將其作為選擇、安排人生禮儀活動和祭祀活動的依據。基諾族的歷法主要是用於推算祭祀等宗教活動,在農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則使用簡單原始的物候歷。

基諾族以初春的“特懋克”節為一年的開始,當樺皮樹、大麻嫫發出新芽,豆渣樹開花,小黑江長出青苔,瀾滄江水發亮(約相當於公曆1月),“特懋克”節就到了,各村寨開始進行隆重的“特懋克”節,並開始安排砍林地,修理樹枝,平整土地;待知了鳴叫時(約相當於公曆2月)就可舉行燒地的儀式,刈隔火道,燒地、揀楂、田坎、築地砍;知了的叫聲達到高潮時(約相當於公曆3月),開始種棉花、玉米,在地邊修建窩棚;滿山的“皆波”花盛開時(約相當於公曆4、5月間),可舉行播種儀式,種植旱谷、瓜豆,除草,打扎欄;地中雜草茂盛時(約相當於公曆6、7月間),老寨要舉行隆重的“喏嫫洛”祭,準備“好希早(吃新米)”儀式。人們除草、間苗、修扎欄;“阿咕幽”開始鳴叫,早稻成熟了(約相當於公曆8月),兒孫寨舉行祭始祖的“喏嫫洛”儀式,“吃新米”,收割早稻、守地護秋;中稻成熟(約相當於公曆9月),開始收割中稻,未種晚稻的人家舉行“叫谷魂”儀式;晚稻成熟(約相當於公曆10月),收割晚稻,收棉花、黃豆,堆谷堆;打穀子時(相當於公曆11月),背運穀子回家,舉行“叫谷魂”儀式,準備蓋新房;過年月,挑選山林地,開始“號地”,派人選牛買牛,準備過“特懋克”節的物品。

基諾族的文化藝術多姿多彩。民間流傳著豐富的神話傳說、故事、詩歌和謎語、諺語。在神話傳說中,流傳較廣的是《瑪黑和瑪妞》、《阿嫫杳孛》等。民間故事有反映純潔愛情的《兩個小夥子》,有反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寶刀和竹笛》、《猴子和人》、《大姐和四妹》,有機智人物故事《阿維的故事》,有歌頌婦女勤勞,忠誠善良的《白臘傑和白臘車》、《選新娘》、《孤兒腰傑的故事》,有勤勞勇敢、品德高尚、捨己救人的《沙切和蛇郎》、《雞蛋姑娘》,還有諷喻故事《玉波殼和野貓》、《青蛙和猴子》、《青蛙斷案》等。基諾族詩歌分敘事詩和抒情詩兩種,內容廣泛,格調含蓄而真切,生活氣息濃郁。最著名的敘事長詩是《巴詩與米詩》,敘述基諾族男女之間美麗而又悽婉的愛情故事。基諾族的謎語主要反映自然現象,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方面,既具詩歌的韻味和又有藝術魅力;諺語則簡易通俗,含義深刻。

基諾族有較為豐富的民間音樂。他們喜愛歌舞,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喜歡學習唱歌,且能即景生情,以物比喻,依照曲調即興填詞。歌聲悠揚,娓娓動聽。每當節日興會,長者乘興高歌,青年生情起舞。民歌有敘事歌、婚嫁歌、節日歌、狩獵歌、迎賓歌、情歌、兒歌、宗教類民歌等。人們經常以唱民歌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如關於生產知識的有狩獵歌、獵獲小調、播種歌、採集歌、時節歌等,傳授生活知識的有情歌、婚禮歌等,講述社會規範的有禮俗歌,還有用於批評諷刺、維護道德倫理、表達社會輿論的民歌。人們不僅在歡樂的時候唱民歌,發生矛盾糾紛的時候也唱民歌,以婉轉的語言、得體的措辭來表達不滿、化解矛盾,爭而不怒。因此常常避免了爭吵翻臉,化干戈為玉帛。基諾族主要的民間樂器有:“塞土”(大鼓),竹製打擊樂器“七柯”和“布古”,竹製吹管樂器“畢土魯”、“貝託”、“約遮”、“別別”、“別別搓列列”和“師別”,以及口弦、二胡、芒鑼和銅鈸等。

民間舞蹈分為習俗性舞蹈和娛樂性舞蹈兩大類。習俗性舞蹈如大鼓舞、賀新房舞、喪葬舞、祭祖舞等。大鼓舞是基諾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鼓又稱太陽鼓,即“塞吐”,“塞”泛指較大的神靈。基諾族把對神靈、祖先、生殖等的崇拜,都集中表現在對大鼓的崇拜上。傳統上跳大鼓舞的時間一年只有兩次,一是“特懋克”節,再就是“尼叭臘”祭祀活動上。娛樂性舞蹈主要有“佐交交麥”(兒童舞蹈)、“竹骨能”(姑娘舞)、“跳笙”等幾種。

基諾族在社會組織內部有一種原始的習慣法,作為待人處事的規矩、判別是非的標準和調解內部矛盾的法度,以此來維護傳統社會中人際關係的正常執行。這種習慣法又與原始宗教、倫理道德有著天然的聯絡,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基諾族一敬畏鬼神,二敬畏長老,如在年節中舉行祭祀時,卓巴、卓色兩家各殺一隻雞,以“神的使者”名義宣佈傳統的村規民約。基諾族一直保留著以酒代罰之習,凡違反了村規民約或做錯了事的人,一般要罰其10碗酒,重者要罰兩頭豬、百餘斤大米和幾十斤酒,請全村老少共餐一頓。在離婚儀式中,男方出一壺酒,由女方的舅舅各倒一杯酒,男女各喝一口,餘者傾注於地,男方說:“你活著不是我家人,死了也不是我家鬼。”婚姻即正式解除。

習慣法與倫理道德以民諺、歌曲、古訓等形式來傳播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如俗語說:“巴什不結親,死後可配對。家族內不嫁,兄弟間不婚。兩隻公雞不住一個窩,一個姑娘不戀兩個小夥。沒有媒人不成婚。把女兒當財產,有情人也難成親。不長草的地方不出莊稼,愛虛榮的女人不會當家。”

基諾族儲存著天然的平等觀念,他們把公平公正的觀念比作天平。燒地時,由“沙奇”(公證人)看攔火道的寬與窄是否符合規定來判斷燒地者的責任。男女戀愛要請一個女子做“沙奇”,結婚時要由她證明嫁妝和禮金的數量。分家時,特別是巴卡村村民離婚,夫妻雙方各請一位“沙奇”作為離婚證明人,以公平的古規來監督雙方分家產的過程。

基諾族社會保持著原始天然淳樸的道德風尚。大家尊老愛幼、團結互助,他們勤勞、好客、重信用,傳統美德蔚然成風。基諾族生產力水平低下,常常缺衣短糧,但他們的糧食卻儲存在地邊或屋外的小草棚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基諾族中還保留著原始平均主義的習慣,所獵獲物即使是一隻小麂子,也要按村社人口人均一份。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就可分得一份,熟時還以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待客也非常真誠,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基諾族除具有一定的祖先崇拜和對諸葛孔明尊奉外,最具特色、佔主要地位的宗教觀是萬物有靈思想。基諾族認為山有山神,地有地神,寨有寨神,谷有穀神。每年祭祀的活動很多,傳統節日、喜慶豐收,生兒育女、天災人禍都要祭祀神靈。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特懋克”節時的祭太陽鼓。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祭器和樂器,一般有兩面,分公鼓和母鼓。他們視太陽鼓為神靈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徵。祭祀太陽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祭祀活動還有“喏嫫洛”祭創世神阿嫫杳孛和“好希早”節時祭祀祖先。還有叫谷魂、“祭大竜”、“祭小竜”等十多種。祭祀活動均有特定的規矩,一般要殺豬、殺狗。狩獵祭要按獵獲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為三個等級,祭祀的規模也根據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所有獵物必須在祭祀後才能食用。大的宗教活動由“卓巴”、“卓色”主持,全寨人蔘加,並由不脫產巫師“白臘跑”和“莫培”唸經。基諾族的巫師有一套獨特的占卜術,且巫醫並行,能用草藥治病。巫師既是熟知習慣法和歷史掌故的人,又多為著名的歌手,同時又是長篇史詩的口傳人,實際上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基諾族崇拜的物件有很多,除了自己的祖先諸葛孔明之外,還有像是山神、地神或者是寨神,這些都是他們崇拜的物件。基諾族對於信仰神靈的祭祀非常的重視,一般祭祀都會有專門的巫師來舉行。

小結:基諾族的歌舞文化是非常豐富的,他們有婚姻歌、敘事歌、狩獵歌、情歌等各種風格的歌曲。基諾族的舞蹈主要是分為兩種,一種是祭祀性的舞蹈,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娛樂性的舞蹈,主要這兩種舞蹈為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