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於什麼?

來源:酷知科普網 1.39W

古時棺木不用釘子,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即源於此。

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於什麼?

三長兩短,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 cháng liǎng duǎn。意思是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也是對人的死亡的一種婉轉說法(多用於假設、虛擬)。古時棺木不用釘子,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即源於此。

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於什麼? 第2張

衽原本指衣服的縫合處,此指連線棺蓋與棺底的木楔,兩頭寬中間窄,插入棺口兩旁的坎中,使蓋與棺身密合。衽與皮條聯用,就是為了緊固棺蓋。發展到後來用釘子釘棺蓋,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漸被淘汰。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皮條也隨之消失,但這個詞語卻一直流傳下來,在現代漢語中也經常使用。

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於什麼? 第3張

另一說與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劍有關。《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磐郢),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其中勝邪和魚腸乃短劍,另三把乃長劍。這三長兩短五把劍,鋒利無比,一般人遭遇到這五把劍就有性命之憂,所以後世把各種危及人生命的風險稱為三長兩短。不過都有些牽強。最可信的是"三長"指三柱香,"兩短"指兩支蠟燭,活人是不受這些東西的。需要用到香燭的八成是死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