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開明的“引導”,也許是對孩子自我意識最大的摧殘

來源:酷知科普網 2.45W

簡要回答

有位大學畢業後和父母一起居住的朋友告訴我,她的每一天都很不開心。
我問她原因,她告訴我,她有個和自己相差十五歲的妹妹,自己在父母教育她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怖。
她說,妹妹如今七八歲了,卻十分優柔寡斷,甚至在挑選自己愛吃的零食時都拿不定主意,這讓她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她的媽媽在妹妹做選擇時都做了些什麼呢?她是這樣告訴我的。

當妹妹選擇了媽媽覺得不值得的東西時,媽媽表面看似開明地讓她自己選擇,實際每次都在用自己的觀點干擾她,告訴妹妹她選擇的東西有多麼不好,有時候還表現出一定的不滿態度。妹妹開始還猶豫著,可當看到媽媽開始生氣時,就做出了妥協,順著媽媽的心意挑選了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的東西。
這時候媽媽就會微微一笑,說出了那句讓她如墜冰窟的話:“寶寶真乖。”
可是妹妹自己的想法呢?沒有人在乎。
這一件小事,讓我的朋友心中滿是焦慮,她清醒地意識到,妹妹走上了自己成長的老路,而她就是前車之鑑。
她一向是眾人眼中公認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不早戀不叛逆,不讓父母多操心,標準的乖乖女,可一直讓她心中隱隱作痛的是——她害怕做出選擇。
即使已經長大成人,她還是習慣性遷就身邊人,不論是與朋友還是戀人相處,她總是把選擇權交給對方,自己成為跟隨者。
即使她心中有更為渴望的東西,更想去的地方,當別人說出:我們選這個吧,她還是會微笑著說好啊。
這個案例十分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也過度干預他們的選擇,是否也自以為開明地在他們的選擇中設下了許多絆子,讓他們從此失去了選擇的勇氣,成為了選擇恐懼症患者

自以為開明的“引導”,也許是對孩子自我意識最大的摧殘

我見過那種剛剛買完新玩具興沖沖的小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把剛到手的玩具摔個稀碎。
這時候批評的聲音就響了起來:“你看!剛剛已經說了這東西容易摔壞,非要買!”
這時候孩子撿起稀碎的玩具,跟在父母身後不敢作聲。
我們身為成年人,身上有著孩子沒有的閱歷和知識,所以面對選擇時總有成人的考量,總想挑選到最實用的東西,總想做出最完美的選擇。
這種想法映照在教育中,有時就化為了深深的焦慮症,我們總想幫助孩子避開一些成長上的關卡,總想告訴他們什麼東西最好,什麼東西不值得,總想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總覺得他們的一個細微選擇上的錯誤會嚴重到毀天滅地。
要知道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起跑快出幾秒對漫長的長跑來說根本不起作用。
選擇,往往是孩子擁有獨立人格的開始。
此時,他們懵懂地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樸素的觀念去判斷是非對錯,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和觀念。
人生很長,他們總要走出家門,振羽高飛,而父母不可能永遠做他們的翅膀。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對學習比你更著急,那麼你就是成功了。如果總是你比孩子著急,那麼就是你越界了。”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此,希望父母們放棄焦慮,心中默唸:多餘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是自己越界了。

自以為開明的“引導”,也許是對孩子自我意識最大的摧殘 第2張

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餵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如今為人父母的都曾做人子女,許多人都曾對自己的童年經歷有所遺憾,甚至會信誓旦旦告訴自己,絕不會成為父母那樣的父母,絕不輕易踐踏孩子的心意,絕不干涉孩子的選擇。
現在許多家長的教育方式是自我感動式的,他們自以為的“引導”仍然是一種灌輸式的餵養。
面對選擇時,他們往往不去教孩子如何去判斷,而是直接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他,告訴他們父母是正確的。他們不去教孩子如何選擇,而是直接將自己的答案告訴他們。
一位媽媽很苦惱,她告訴我女兒現在拒絕和她溝通。每次她有什麼事想徵求女兒意見的時候,女兒就會說隨便,這讓她多少心中有些不安。
我詢問她平時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她說自己每次都會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她自己選擇喜歡的東西。
我私底下問了女孩兒,女孩兒卻抱怨說:“媽媽太沒勁,每次說好了要我選,但我選了她又不高興,最後總要聽她的,那我還有什麼好選的。”
為什麼女兒和媽媽會在選擇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呢?
原來媽媽看似開明地給了孩子選擇的機會,但每次在她自主選擇時,總會忍不住“指點江山”,不是在一旁抱怨她的選擇有問題,就是直接露出不滿的表情。一來二去,女兒就失望了。說好的自主選擇權利,實際仍牢牢操控在媽媽手中。
兒童心理學家Kimberley O’Brien說過:孩子對於家長的變化是很敏感的,他們可以用直覺體察出聲調的變化和父母的焦慮水平。
孩子在選擇中的妥協,往往不是父母以為的“懂事”“聽話”,而是感受到了父母態度的變化,才選擇了閉緊嘴巴不說出自己的心聲。
父母在自以為的開明中,錯失的不只是教育的良機,還有孩子開啟的心扉。

自以為開明的“引導”,也許是對孩子自我意識最大的摧殘 第3張

你給過孩子選擇的機會嗎?
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這裡說的自由並不是放任大家走極端,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給予他們適度的選擇權,允許孩子去嘗試和犯錯。
一個自由的人,他的思想和行為不受他人的限制,因此敢於嘗試新生事物,勇於面對生活中出現的難關並各個擊破。他的靈魂自由,思想活躍,
而沒有自由的人呢?他的行為永遠被他人約束於規矩之內,很容易因為別人的意見改變做法,優柔寡斷,沒有自信,連小小的選擇也需要拿出巨大的勇氣。
這樣的孩子難道是父母想看到的嗎?
絕非如此。
我們既希望孩子身體健康,心情愉悅,也希望他是一個具備完整人格、能做事敢擔當的大寫的“人”。
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個認知理論告訴我們,父母對於孩子心緒變化的敏銳感受,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知,養成穩定良好的心態。
如果連父母把孩子作為自己的附庸,忽略漠視孩子的感受,那孩子的自我認知只會走向負面。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什麼呢,讓他既有選擇的勇氣,也敢於承擔選擇的後果。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試著在某次孩子做出選擇的時候,告訴他:“寶貝,我的看法並不重要,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自以為開明的“引導”,也許是對孩子自我意識最大的摧殘 第4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