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什麼意思

來源:酷知科普網 6.19K

一、貼秋膘什麼意思

膘指的是面板和肌肉之間那層皮下脂肪,貼秋膘就是到了立秋吃肉來長肉。

貼秋膘是一種習俗,時間一般發生在立秋這天。因為夏天十分炎熱,大家的胃口都不好,人都會變瘦,身體有些虛。一夏無病三分虛,而秋天就是最好的進補時期。所以,到了立夏這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即通過吃燉肉等葷食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此舉就稱之“貼秋膘”。在北方,一直有“貼秋膘”的傳統。

注意:人們常說的“膘肥體壯”,是肌肉充實、活力十足的狀態,而不是大腹便便的那種虛胖哦。

貼秋膘什麼意思

二、貼秋膘的由來

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三、什麼人不適合貼秋膘

中醫認為貼秋膘一定要因人而異、因人而補。對於體重屬於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去貼“秋膘”,特別是吃肥肉貼秋膘!對於體重偏低的,特別是屬於低體重的,膘還是可以適當地貼貼。

實熱、溼熱、痰溼重等三種體質的人,不宜貼秋膘。

1、實熱體質的人代謝旺盛,產生的熱量多,經常會臉色潮紅、口乾舌燥。

2、溼熱體質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

3、痰溼體質總體特徵為痰溼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溼表現為主要特徵。

這三類人,如果盲目貼秋膘,會越貼越難受。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患有高血壓、胃腸疾病就不宜進行秋補,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陽之品,要採取平補、慢補的方式。

如果確有氣血虧虛的現象,也應該以五穀為主、五畜為輔,慢慢平補,從而達到體內健康態。

總之,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講的一些有關貼秋膘的常識,各位可以進來好好了解一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