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

來源:酷知科普網 1.04W

今天就讓小編為各位分析一下“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網路上流傳的“我自閉了”“我開了”系列表情包受到追捧,聊天時動不動就甩出系列表情包。你覺得這算不算是公眾對自閉症的誤解和隱形歧視?

操作方法

最近爆紅網路的“我自閉了”表情包作為當下比較流行的網路梗,在各種網路文化比較流行的當下,網友們用花骨朵的圖用來搭配上“我自閉了”配字,製作成了相關沙雕表情包,用來戲謔調侃自己負面的情緒,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搞笑的網路表達形式。但這樣的網路語言卻認為是一種網路誤導,有不少網友也很自然自閉症聯絡起來,甚至有歧視自閉症之嫌,到底這些表情包的使用有這些網友說的那麼嚴重嗎?其實這一切更多的可能是網友們對自閉症的不瞭解所致。

自閉症又稱為孤獨性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一般認為約為兒童人口的2-5/萬人,男女比例約為3:1-4:1,女孩症狀一般較男孩嚴重。大約在20世紀60-70年代,自閉症的行為被認為是從出生到童年早期的發育障礙所致,到20世紀80年代,關於孤獨症的研究進入全新階段。人們開始從生物學領域探索孤獨症的病因,並在臨床症狀的識別和臨床診斷方面將孤獨症與精神分裂症徹底分開。之後,隨著對孤獨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認識到孤獨症是一種在一定遺傳因素作用下,受多種環境因子刺激導致的瀰漫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並在此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了從分子遺傳到神經免疫、功能影像、神經解剖和神經化學等多方面的研究,人們試圖從這些研究中找到孤獨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仍沒有任何一種假說能從根本上完美地解釋孤獨症的病因。

“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

雖然孤獨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險因素可能同孤獨症的發病相關。引起孤獨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納為: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該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和結婚。

而在自閉症的治療方面:目前醫學界仍然普遍認為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孤獨症的預後,因此孤獨症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年齡的截止點,事實上也存在著部分患者在較大年齡獲得改善。同時,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建立了許多的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

因為自閉症的病因和治療方法的複雜性,加之目前大多數醫院並沒有開展這一方面的專科治療,導致許多人對自閉症的瞭解僅限於網路和電視,但是真正的自閉症患者的治療和生活無疑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共同關愛的,而網友們在網路上使用的“我自閉了”等系列表情包,從客觀的角度講,只是網友們想表達自身當時的一種心理狀態,更確切的是在說自己的失望導致的一種封閉情緒而已,本身就是一個人人皆有的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至於網路上所說的歧視和誤解,相信這個表情包與自閉症也沒有聯絡,所以沒必要講二者進行先入為主的聯絡起來。作者也同時相信,隨著人們更多的瞭解真正的“自閉症”患者這一群體後,也會給與更多的關愛和正能量,也會更加自覺的去避免過度消費這個字眼。

我的一點看法。

首先強調,詞語只是一個標籤,是用來代替某些事物或感受的標籤,也就是說它會隨著時間慢慢改變。也許是徹底解構,也許是添加了更多意義。

一個詞語會隨著它所在語境的環境而改變,如一箇中性詞如果不斷在交流中以負面描述的身份存在,他就會慢慢變成貶義詞。它的誘因很可能是一個新聞事件,也有可能是一個網路流行語。這很正常

我們都知道“我自閉了”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得了自閉症或者是懷疑我有自閉症的一些表現。通常是在說自己的失望導致的一種封閉情緒而已,本身就是一個人人皆有的一種情緒,我真的覺得大可不必誤解。

“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 第2張

我覺得還好…現在玩笑不都是這個尺度嗎。

讓我們來了解下自閉症:

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通過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髮育史、病史和精神檢查,若發現患者在3歲以前逐漸出現言語發育與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等典型臨床表現,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Asperger綜合徵、Heller綜合徵和Rett綜合徵等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可做出兒童孤獨症的診斷。

少數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典型,只能部分滿足孤獨症症狀標準,或發病年齡不典型,例如在3歲後才出現症狀。可將這些患者診斷為非典型孤獨症。應當對這類患者繼續觀察隨訪,最終做出正確診斷。

“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 第3張

我晒個表情圖出來,“我自閉了”這沒什麼,或者我真自閉了告訴你們呢,怎麼就成了對自閉症者的歧視呢,我晒張美食圖就刺激了飢餓人,我晒晒肚腩又諷刺了肥人,晒個豬圖又是暗示你醜,晒個包包又炫富,一些自娛自樂的小表情不要過分解讀,天下本無事,媒體不要拿一些雞毛蒜皮的自娛自樂小事熱炒就什麼也沒有。

類似自閉、抑鬱、低安全感、玻璃心這樣的消極概念,可以和任何挫敗性的外在行為結果聯絡起來,進而成為挖苦攻擊他人的手段。“我自閉了”這樣的表達其實和“我這樣的屌絲”一樣,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避免被他人的惡毒言論攻擊,進行的預防式自嘲,是為了化解內心的尷尬和衝突。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