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札那風土人情

來源:酷知科普網 1.37W

博茲瓦納(英文名:Botswana)又譯為波札那,全稱波札那共和國,是非洲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荒漠地區佔國土面積一半以上,氣候炎熱,降雨量少,耕地不多,以養牛為主的牧畜業是國家經濟的支柱之一。首都為哈博羅內(Gaborone)。官方語言為英語。博茲瓦納全國總人口2233800(2013年),但居民絕大多數為班圖語系的茨瓦納人。其全國共有8個主要部族:恩瓦託、昆納、恩瓦凱策、塔瓦納、卡特拉、萊特、羅龍和特羅誇;恩瓦託族最大,約佔人口的40%;歐洲人和亞洲人約1萬人。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傳統宗教,城裡人多信奉基督教,鄉里人多信奉傳統宗教;國民的風俗禮儀可謂別具一格。

波札那風土人情

操作方法

(01)波札那人樸實憨厚,處事麻利,感情豐富,性格豪爽,熱情奔放,素以樂天派著稱,也正是這種性格造就了他們注重禮節、待人真誠、熱情好客的傳統習俗。波札那居民遇見外國客人,總是主動熱情問候一聲“杜邁格·拉”,意為“先生好”或者“閣下好”;或者說一聲“杜邁格·媽”,意為“女土好”“夫人好”“小姐好”。在某些場合,也對客人說一聲“同志,您好”或者“同志,您幸苦啦”,但這種問候語的使用率不是很高。相互熟悉的朋友見面,嘴裡總是不停地說著“普拉”“普拉”。普拉是波札那貨幣的名稱,外來客人聽見當地人說“普拉”,千萬莫誤認為他們是在談論金錢,實際上他們相互之間是在真誠友好地進行問候,因為在茨瓦納語裡“普拉”意為“雨水”,這反映出生活在乾旱少雨的國家,人們是多麼地渴望雨水的心情。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2張

(02)波札那人通常以握手的方式作為見面的禮節。身份相仿、年齡相當的人見面,相互先說一聲“你好”,然後相互握手錶示問候。彼此熟悉的朋友見面,除見面握手致予問候之外,還要相互擁抱和親吻對方的面頰,藉此表達深厚的友誼。相互關係異常親密者見面,握手問候之後,雙方雙手拉著雙手地談話,直到談話結束時彼此才會鬆手。見到長輩,為了表示謙恭和尊敬,總是先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然後再伸出右手去握對方的手。遇見酋長或者身份比較高的人,總是蹲在地上或跪在地上,舉起右手,握成拳頭,嘴裡不停地說道“閣下健康”、“感謝閣下光臨”等語。當地的女性多行躬身屈膝禮,城市裡的不少女性也喜歡以握手的方式表示問候,但波札那是一個男女界限嚴格的國家,外來男性客人切勿主動伸手同當地女性握手,也不可單獨同女0談,更不可對女性顯得格外熱情。波札那人特別喜愛結交朋友,初次見面,萍水相逢,握手問候,寒喧幾句,交談一陣,他們很可能對你產生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立即稱兄道弟,情真意切地邀請你到他家中做客,拿出家中所儲備的最好食物招待你。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3張

(03)波札那人的飲食富於民族特色,主食有玉米飯、高梁米飯等,副食有蔬菜、野生植物、家禽肉、野獸肉等。通常的烹調方法是將玉米粒或高梁米煮爛後,拌上用肉類和蔬菜(或者野生植物)製成的萊餚,最後撒上一些食鹽和辣椒麵,吃起來香噴噴的,異常開胃。在當地,每年三四月份,許多人家從巴哈蜊樹上捉來一種名叫“莫巴哈蜊”的爬行毛蟲,掏盡內臟,洗淨後用油炸、火烤或者鹽水煮,吃起來味道鮮美,同蝦蟹等海產品相比並不遜色,一個人一頓可食下數百條。這種毛蟲長約5釐米,顯綠色,渾身長滿軟刺般的毛,以樹為家,食樹葉為生,繁殖能力極強,每年三四月份時便寄生在樹幹上,當地居民一天可捕捉數千條,用鹽水煨煮後晒乾或者烤乾後可以長期儲存,每逢重大節日或者貴賓臨門便拿出來品嚐。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4張

(04)在波札那,外來之人會切身感受到自己處在一個牛的世界裡,你很快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與牛聯絡在一起的。在哈博羅內的大街小巷,許多人的著裝上印著牛的圖案,商店裡許多商品以牛作商標,流通的貨幣上鑄有一頭公牛……。總統府和議會大廈上方掛著的巨大國徽中央是醒目的牛頭像;駕車在馬路上行進時不時會被一群群膘肥體壯的牛擋住。這是因為波札那耕地不多,但擁有廣闊的草原,即使那些荒漠地區也生長著野草和灌木林,適宜養牛,逐漸形成了以養牛業為主的畜牧業生產格局,人均佔有牛的頭數在非洲國家位居榜首。在這個國家,一個人的財富同飼養的牛數是成正比的:牛越多,顯得越富有,其社會地位就越高。人們將自己的財富以牛的形式“儲存”起來,手頭有錢就買牛,缺錢花就賣幾頭牛。上至政府1,下至平民百姓,少者擁有幾頭或十幾頭牛,多者數百頭乃至上千頭牛。商行老闆、大企業主和那些高階1擁有數千頭牛,在當地並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飼養萬餘頭牛的農場主在這個國家為數不少。許多城裡人在農村有自己的牧場,在那裡養著牛。說來非常有趣,波札那的牛性情溫順,只要有草有水,它們吃飽喝足後就在原地休息,一船不會走散,甚至很少走出主人的牧場範圍。即使某一頭牛走失了也不會丟失,因為牛角上掛著寫有主人姓名、地址、電話的小木牌,屆時總會有好心人打電話通知主人或者將牛送到主人的牧場。波札那的全國性節日很多,但最熱鬧的要數每年七月舉行的牛的展覽和評比活動的博覽會,屆時人山人海,牛山牛海,規格隆重。慶祝節日或者舉辦某項傳統儀式,波札那人要宰牛,擺“牛肉宴”。遇有盛大隆重的慶典,總要宰殺百多頭,號稱“百牛宴”。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5張

(05)在首都哈博羅內市,每到週末之際,一輛一輛的小汽車從機關大院或居民住宅區駛出來,經過市區,奔向郊外。車內或是一家人,或是單身漢,他們都是利用週末去牧場探視自己的牛群,甚至包括政府部長。他們到達牧場,便一頭一頭地檢視自己的牛。到了晚上,皎月當空,繁星滿天,寂靜的草原上吹拂著陣陣涼爽的微風,人們喝著啤酒,談著高興事,欣賞著牛群,其樂融融。波札那人將週末同牛在一起度過視為人生最大樂趣和享受。來到牧場,天廣地闊,空氣清新,遠離鬧市區的喧囂,避開工作中的煩惱,盡情地享受著人生中的歡樂。更為重要的是,自己的全部財產——牛浮動眼前,使人產生一種異乎尋常的滿足感。星期天下午,這些探牛者又風塵僕僕地趕回城裡,準備第二天繼續幹自己的本職工作。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6張

(06)當地流行這樣一句話:“在波札那,青年人沒有牛是娶不到媳婦的。”這恰當地反映出牛與民眾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青年男女訂婚,男方要給女方送去一定數量的牛作為彩禮;女兒出嫁,當父母的要送數頭牛作為嫁妝;正式舉行婚禮的那一天,男方家要宰殺數頭牛,籌辦別具一格的“牛肉婚宴”。按照當地流行的風俗,凡是有人家舉辦婚禮,四鄰好友便牽著一頭牛前來祝賀。前來祝賀的人越多,主人家會越高興,因為這樣一來就會收到更多的賀禮。在農村地區,“牛肉婚宴”的地點一般選擇在部落村莊的廣場上,時間選擇某個吉利日子的下午開始。席間,主人給每一位來賓送上一隻盤子,裡面盛著撕成絲狀的牛肉,上面澆有帶著辣味的佐料,還有青豆和米飯等。眾人圍成一個一個圓圈,席地而坐,左手託著盤,右手抓著食物往嘴裡送,吃得津津有味。人們邊吃著牛肉,邊談論著那些感興趣的話題,不時地向新郎新娘說幾句表示祝福的熱情話。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7張

(07)主人發現客人盤中的食物快要吃完時,馬上又給新增一些。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來賓手中的盤子裡,男性的是牛肉,女性的是牛雜碎。原來,這也是當地的一種習俗,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就連許多當地人也說不清、道不明。夜間,無數的火把將婚宴現場照得通明,人們吃飽喝足後,新郎新娘邀請來賓們唱歌跳舞,婚禮儀式達到熱潮。當一個人引吭高歌時,眾人放開嗓門相和,身體晃動、動作粗獷的舞蹈震動大地;嗓音豪放、節奏歡快的歌聲響徹夜空。直到次日清晨,人們才盡興離去。波札那以手工藝品製作精細而聞名。獸皮製品是波札那男人的一手絕活,那些用牛皮、羊皮及野生動物皮製成的服裝、床褥、手袋、涼鞋等,引得外國遊客競相購買留作紀念。用象牙雕刻的人物或動物,形象逼真,令人愛不釋手。當地婦女用棕皮作原料編織的床墊,手感柔軟,不易折斷,鋪在床上,夏日涼爽,冬日保暖,成為旅遊產品中的暢銷貨。

波札那風土人情 第8張

特別提示

波札那是位於非洲的一個內陸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