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只有指導意義沒有實踐意義的一句廢話

來源:酷知科普網 2.73W

簡要回答

我在宣傳我的肯定式教養理念時,總是收到很多人這樣一種評論,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教育沒有統一的,要因材施教”。大體就這個意思吧,就是說我說的理念方法看似好像很對,但不適合所有孩子,教育要因材施教。

對於發表這種評論的網友,我都不知道說啥好,你懂什麼是因材施教嗎??天天裝得好像很懂教育一樣。
從表面上來看啊,因材施教好像很正確,確實每個孩子不一樣,你用的方法也應該不一樣。但在具體實行過程中,這個因材施教一點意義都沒有。
你去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然後問問她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有沒有因材施教?估計是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實在因材施教,都會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大概沒有一個人說自己的方法不是因材施教。
對於同一個孩子,你採用了a方法,然後你覺得是因材施教,那換個專家來採用了b方法,他也會覺得是因材施教,那到底誰的方法是因材施教?不可能大家的方法都是因材施教吧?
我打孩子是因材施教,我尊重孩子也是因材施教,我不管孩子也是因材施教……我採用的任何教育方式在我看來都是在因材施教,那你所謂的因材施教還有什麼意義?反正是你想咋教育就咋教育。
因此,如果你打算根據因材施教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你註定是無法教育好孩子的,因為你採用的任何教育方法在你看來都是在因材施教。
說得再通俗一點,你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那你感覺到有什麼不同了嗎?是不是跟你不遵循因材施教也沒有任何不同?
按照這些網友的說法,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因材施教,那既然大家都已經因材施教了,那教育咋還這麼多問題?用和不用因材施教沒有任何不同,那因材施教還有啥意義?

因材施教,只有指導意義沒有實踐意義的一句廢話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奇怪,這跟人的認知行為有關。
我們做出的任何決定在我們看來都是最佳的,所以我們才會認為自己採取的教育是最適合孩子的,是因材施教。但凡我們覺得當前方法不好,還有更好的教育方法,那我們就不會採用當前的教育方法。
如果你知道B方法教育孩子更好,你還會採用效果更不好的A嗎?傻子都不會,這是我們行為的一個最基本準則
但問題是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上限,而我們做出的決定又是建立在我認知基礎上的,這就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看待問題的高度是不同的。
對於那些專家,他們的認知上限更高,所以做出的選擇也就會更加合理。而我們普通人,認知有限,當然做出的判斷就相對低階,甚至可能完全是錯誤的。但問題是我們看不到自己認知範圍之外的事,所以我們不會認為自己的判斷是錯誤的。
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嗎: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同樣的道理,你永遠也不會用你認知之外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所以,你是不可能根據因材施教教育好孩子的,因為從你自身來說,你現在就已經在因材施教了,在你的認知範圍內你已經採取了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我說因材施教只有指導意義,沒有實踐意義。用或者不用,對你教育孩子來說不會產生任何改變。
所以以後別天天把因材施教掛嘴上,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才是關鍵。從你個人來說,就沒有因材施教這一回事。

因材施教,只有指導意義沒有實踐意義的一句廢話 第2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