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來源:酷知科普網 3.27W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操作方法

(01)​計算機主機板,又叫主機板,它安裝在機箱內,是計算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機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片、I/O背板介面、鍵盤和麵板控制開關介面、記憶體插槽、CMOS電池、南北橋晶片、PCI插槽等。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02)​外設介面包括鍵盤和滑鼠介面、USB介面、序列介面和並行介面等。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2張

(03)​機箱面板引出線介面要注意的是,電源燈、硬碟燈的插頭均有正負之分,需要把表示正極的深色線插到帶“+”標誌的插針中。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3張

(04)​跳線是主機板中不可缺少的,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了三代,分別是鍵帽式跳線,DIP式跳線和軟跳線。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4張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5張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6張

(05)​IDE裝置介面一般位於主機板的底部,有40針。兩個IDE口並在一起,有時一個呈綠色,表示它為IDE1。因為系統首先檢測IDE1,所以IDE1應該接系統引導硬碟。現在的主機板上IDE和序列ATA介面並存,既支援ATA133,又支援序列ATA(即SATA)。序列ATA是在並行傳輸速率無法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新的、具有更高傳輸速率的技術。下圖依次為IDE裝置介面和SATA介面。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7張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8張

(06)​軟盤驅動器介面用來連線軟碟機,多位於IDE介面旁邊,每個主機板只有一個軟碟機插座,通常標註著“FLOPPY”或“FDD”或“FDC”,它比IDE插槽短。但是現在的電腦已經把軟盤給取消了。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9張

(07)​AGP插槽: AGP插槽是專用的顯示卡插槽。主機板上一般只有一個AGP插槽。它可以加速顯示卡的3D處理能力,讓視訊處理器與系統記憶體直接相連,避免經過窄頻寬的PCI匯流排而形成系統瓶頸,同時提高了3D圖形的資料傳輸速度。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10張

(08)​PCI匯流排是一個先進的高效能區域性匯流排,通常工作頻率為66MHz。主機板上的PCI插槽一般有3~5個,常見的PCI卡有音效卡、網絡卡、電視卡和內建Modem等。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11張

(09)​PCI Express匯流排是PCI擴充套件匯流排的新一代升級標準,簡稱PCI-E。該匯流排採用點對點技術,能夠為每一個裝置分配獨享通道頻寬,不需要在裝置之間共享資源,這就充分保障了各裝置的寬頻資源,從而提高資料傳輸速率。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12張

(10)​BIOS的全稱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中文意思為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它既是硬體又含有軟體,是系統中硬體與軟體之間交換資訊的連結器。在主機板BIOS晶片的上面,一般都貼有Award或者是AMI的標識,它是主機板上惟一貼有標籤的晶片。晶片的內部通常都固化有鍵盤滑鼠、串列埠並口、軟碟機和硬碟驅動器等系統啟動所必須的基本驅動程式。我們常說的清除CMOS設定,實際上就是撤消BIOS晶片的後備電源(鈕釦電池),讓CMOS晶片中儲存的資料引數恢復到出廠狀態。

計算機主機板的組成詳解 第13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