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怎麼來的?

來源:酷知科普網 1.8W

(01)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西周初年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習俗,被普遍認為是春節的雛形。西漢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七年級,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是怎麼來的?

春節是中國人的第一大節,民間習慣叫“過年”。傳統的過年,從上一年的臘月底開始過起,經過除夕,跨至正月,一路過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有將近一個月時間。生活在農業社會的古人,十分看重這段新舊交替的特殊日子,因此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習俗。

春節是怎麼來的? 第2張

以前,穀子一年一熟,人們便將穀子成熟一輪的這個週期叫“年”。辛苦勞作、終於得到收穫的人們,一定要舉行熱鬧的慶祝活動,祭祀神靈,感謝上天的恩賜,祈求下回的好收成——過年的慶祝活動便是來源於豐收祭。在農業社會,從天子到百姓,歲終大祭都是一等一的要事,古人對待過年的態度,也因祭祀而增添了幾分虔誠。至於“年”的概念,根據被稱為中國第一部詞典的《爾雅》記錄,在堯舜時叫“載”,夏朝叫“歲”,商朝叫“祀”,到了以農業立國的周朝後,才正式稱為“年”。

春節是怎麼來的? 第3張

但與我們不同的是,生活在兩三千年前的周朝人九月修好打穀場,十月把莊稼收進糧倉,十月末十一月初就備上美酒與羔羊,過起年來了。到了漢武帝時期,確定以正月為歲首後,才把大年七年級定到了正月七年級。不論是“年”,還是“載”“歲”“祀”,都與時間的執行與變化、作物的豐收與祭祀有關,體現的是上古先民對時間的感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