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之詳解

來源:酷知科普網 8.17K

龍生九子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

龍生九子之詳解

操作方法

(01)老大囚牛,喜好音樂,蹲立於琴頭。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2張

(02)老二睚眥,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3張

(03)老三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4張

(04)四子蒲牢,受攻擊就大聲吼叫,充當作洪鐘提樑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5張

(05)五子狻猊,體型如獅子,喜煙好坐,屹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佈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6張

(06)六子霸下(又叫做贔屓)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7張

(07)七子狴犴,形態似老虎好訟,獄門或者官衙正堂兩側有其象。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8張

(08)八子負屓,身型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負屓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9張

(09)老九螭吻,(又名鴟尾或者螭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龍生九子之詳解 第10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