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帶魚不能人工養殖?

來源:酷知科普網 1.51W

帶魚捕撈,即使經歷了許多波動,但至今仍有相當高的產量,於是人類也就沒太大必要去研究養殖。加之帶魚習性凶猛、棲息水域較深,相關基礎研究仍待深入。

為什麼帶魚不能人工養殖?

要搞清楚帶魚養殖的問題,首先得摸清楚帶魚的分類。名字裡面有“帶魚”兩個字的東西,真不一定是你吃的那個帶魚。例如,天上飛的有帶魚狗,水裡遊的有熱帶魚,還有些能說話的也被人稱為“帶魚”,它們和油炸的那個帶魚都沒關係。

即使是那些銀光閃閃、又薄又長的名字裡有“帶魚”兩個字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帶魚。最好的例子是這兩年很火的皇帶魚(Regalecus)。這種魚類和吃的帶魚看起來很像,只是大了很多,最長的記錄有11米。但這種大型魚類屬於月魚目,和真正的帶魚關係特別遠,它們之間只是外形相似。

咱們吃的帶魚,隸屬於鱸形目帶魚科。這個科可不小。僅在中國沿海,至少就分佈有窄顱帶魚屬(Tentoriceps)、沙帶魚屬(Lepturacanthus)、小帶魚屬(Eupleurogrammus)和帶魚屬(Trichiurus)等。但走上中國人餐桌的,絕大多數是帶魚屬的帶魚(T. haumela),漁民捕撈這種魚類的歷史非常長,但科學家搞清其身份的道路卻非常曲折。此前,科學家們認為,中國沿海的帶魚都是同一個物種。但是,各個區域內的帶魚,又存在一些看起來明顯不同的各體。它們只是偶然出現的變異個體,還是帶魚生命的不同階段,或是帶魚的亞種,各種觀點爭論不休。

魚類學前輩王可玲先生自1976起,開始對中國帶魚屬的分類開展深入研究。當時,他們能用的生物化學分類工具主要是同工酶電泳,以現在的眼光看十分落伍。因此王可玲先生通過解剖、觀察大量標本,極富想象力地找到了額骨特徵的差異,加上生物化學上的證據,將中國的帶魚屬分成了帶魚(T. haumela)、短帶魚(T. brevis)和南海帶魚(T. nanhaiensis)三個種。

帶魚屬的額骨特徵差異,其實十分細微。簡單說來,把魚頭煮爛,左右額骨可以分離則說明骨化程度低,是帶魚;而左右額骨癒合不可分離說明骨化程度高,是南海帶魚。這樣細微的差別,沒有大量細緻工作和出色的觀察力是難以把握到的。在我國魚類研究界,王可玲先生區分帶魚和南海帶魚的工作被視作傳奇。

為什麼帶魚不能人工養殖? 第2張

既然不能養殖,那市場上的帶魚都從哪兒來?撈的唄。

帶魚和大黃魚、小黃魚、墨魚並稱為中國四大漁業,它們曾經資源豐富,適於捕撈開發,是我國的重要食物來源,因此又被稱作“四大家產”。自上世紀末以來,“四大家產”都經歷了嚴重的過度捕撈,小黃魚和墨魚資源衰退,大黃魚資源已近枯竭。但帶魚不一樣,至今產量都很高。《中國漁業統計年鑑》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東海區(包括浙江、江蘇、福建及上海“三省一市”)產量為69.96萬噸。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1年農業發展狀況》,2011年全中國的羊肉產量,也就393萬噸。

但問題是,產量大,不代表資源構成健康,也不代表資源量充足。在歷史上,帶魚產量曾出現過非常明顯的波動,1980年代一度持續低迷,但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突然出現持續上升。這是個好事麼?

漁業產量,實際上是指人類從海洋中捕獲的量。產量的波動並不一定反應的是資源的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引進,生產限制逐漸放鬆,生產積極性的提高,中國漁民的捕撈能力越來越強,私營漁業異軍突起,佔據了主導的地位。於是,增產就在改革開放之後出現了。但這樣的增產,卻有著重大的隱憂。漁業研究人員發現,撈上來的帶魚越來越小,低齡組的比例越來越高。同時,他們還發現達到性成熟的帶魚體格越來越小,年齡越來越低。這意味著帶魚的種群對過高的捕撈壓力做出了適應性的反應!這些年的增產是對補充群體和更遠水域的帶魚進行高強度捕撈所致,這種態勢是不可持續的。

為什麼帶魚不能人工養殖? 第3張

帶魚為啥還沒有養殖?

簡單說來,就是沒必要。

帶魚捕撈,即使經歷了許多波動,但至今仍有相當高的產量,於是人類也就沒太大必要去研究養殖。加之帶魚習性凶猛、棲息水域較深,相關基礎研究仍待深入。綜合這些原因,美味可口的帶魚完全依賴海洋漁業,並無帶魚養殖產業支撐。

整個帶魚產業,都是海洋的饋贈。只要我們不毀掉這份大禮,也就不必像發展大黃魚養殖那樣,投入大量資源,研究帶魚的養殖。為了不讓養殖帶魚的時代來臨,需要的不只是漁民、漁業研究者和漁業管理者共同的努力,更需所有人的支援和認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