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蠱術揭祕 雲南有哪些蠱術傳說

來源:酷知科普網 6.95K

中國民間有一個口頭語言,叫做整蠱,具體含義就是作弄或者是傷害別人。蠱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巫術,主要是流傳雲南當地。那麼關於雲南蠱術有哪些傳說,你都瞭解多少呢?一起和小編在民間神祕文化中來看看吧!

雲南蠱術揭祕 雲南有哪些蠱術傳說

蠱的傳聞
  大多數人是這樣描繪蠱術的:蠱術很神奇,它是對蟲子的培養,它是苗族草鬼婆的專利,蠱術是用來害人的……

據說中了蠱術,就須聽命於放蠱人的差遣,並定期回到施蠱人那裡服用解蠱藥,續命一年。也只有施蠱者幫你拔除蠱毒,才有可能擺脫蠱毒殘害。

關於蠱的傳說,大多來自雲南邊境,以苗女的擅長放蠱最為聞名。但一些苗人也只是聽說,大多未親眼目睹過。

傳聞最多的是邊境的野人山,那裡地形險要,峰巒疊嶂,山上的人與外界極少接觸。

蠱術先祖
  蠱術並不非苗族人的專利,苗族之所以會成為蠱術的代表,這源於兩個名人。

第一個,蚩苗,他是上古九黎部落首領,苗族先祖。
  “蚩苗之名,盛於華夏,累數千年而不衰……蓋因蚩苗善戰……實乃蠱王之功也!”——《蠱記·魔帝本紀》

第二個,南邏閣,他是南苗先祖,也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南詔國主。
  “南邏閣,南詔第四世王,幼時得蠱王······及父卒,嗣為王,平六詔,破吐蕃,洱河蠻,立不世功業!”——《蠱記·南邏閣世家》

這兩人,一個開創蠱術,並藉此在華夏大地創下威名;一個帶動蠱術中興,延續了傳承,更擴大了影響範圍。他們都是苗族先祖,使得苗疆成為蠱術代名詞。當然,苗疆人的蠱術也確是華夏各族中的翹楚。

“蠱”究竟是什麼?
  據記載,若穀子存放太久,表皮變成一種飛蟲,這就是蠱。在《左傳》昭公元年中寫道:“谷之飛,亦為蠱。”這種飛蟲沒毒。用來害人的,是人工培養出的毒蟲。

其培養的方法是:把幾百種毒蟲放一容器,不餵它們東西,讓它們彼此互吃,到最後剩下的那一隻,便是蠱。

中國古代蠱文化
  古人深信巫蠱能害人。歷史上曾發生過數次宮廷內巫蠱作祟的事件。

漢武帝時,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被朱安世誣陷,指危害武帝。聲稱他們在武帝常過的馳道上埋木偶為巫蠱。武帝信以為真,把三人處死了。

中國歷史上對巫蠱的查禁相當嚴格,曾立有誅九族的法律

《後漢書》中寫道:仲夏三月,用一米色繩索,將葷菜和酒瓶連在一起撲滅蠱毒,在大門上掛樹杈可驅邪氣;在端午抹雄黃酒祛毒除蠱。

這便是中國民間**俗立春燒樟樹葉,端午節懸掛菖蒲和艾草避邪,灑雄黃驅除瘟疫瘴氣的來歷

蠱的種類
  版本一
  蠱常見的有金蠶蠱、蛇蠱、植物蠱等。在所有蠱中,金蠶蠱最毒。

《本草綱目》引用《蔡攸叢話》:金蠶蠱對人體危害最大,侵入人腹中,會吃光腸胃,且它的抵抗力極強,水淹、火燒、用力均無法致死。

蛇蠱是在毒月毒日,即農曆五月五日放養長大。

植物蠱由一種叫胡蔓草的草製成,葉子含有劇毒,放入口中,人會七竅流血而死。

版本二
  蛇蠱、金蠶蠱、篾片蠱等的分類是對蠱分類的繆傳,蠱的種類僅三種:術蠱,藥蠱、本命蠱。

術蠱在於對蠱的控制,千蝶蠱、血蟻蠱等,是術蠱典型,放出去的蠱按行蠱者的意志行事:追蹤、護人、害人皆在行蠱者的一念之間。操縱者是行蠱者,行動者是蠱。

藥蠱是操縱、行動皆為行蠱者,藥蠱方便製作且不會遭到反噬。

本命蠱是蠱術中最神祕的,一般的行蠱者沒有本命蠱,而擁有本命蠱的一般都叫蠱巫。所有的蠱都可以成為本命蠱。煉蠱入體很不容易,有許多要求!

小結:很多歷史書籍中也有關於蠱術的記載,關於蠱術的一些傳說。關於制蠱的傳說有很多,民間流傳著各種的不同的蠱術製作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