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乾隆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到底有多熱?

來源:酷知科普網 3.2W

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據說乾隆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到底有多熱?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據說乾隆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到底有多熱?

操作方法

清乾隆八年 “京師威暑”河北高邑“日中鉛錫銷化” 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公元1743年。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可以說是超級酷暑———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續東華錄》) 天津:“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同治《續天津縣誌》)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乾隆《浮山縣誌》) 山東高青:“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乾隆《青城縣誌》) 這一年夏天,以北京的情況最糟糕。當時法國教士il(中文名“宋君榮”)正在北京,他在日後寄往巴黎的目擊報告中寫道:“北京的老人稱,從未見過像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許多窮人和胖人死去的景況引起了普遍的驚慌……”。當時北京總共熱死多少人呢?宋君榮引用當時朝廷官員的統計稱,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史上最熱夏天的溫度到底有多高?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氣候變化研究首席專家張德二的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於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

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認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國氣候史上出現過四個“溫暖期”,相應的也有四個“寒冷期”。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個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外,其他三個總是交替出現。

相對來說,熱災多發生在氣候“溫暖期”內,明顯多於寒冷期。如從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個溫暖期內,夏季極端高溫天氣就較多。

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麥枯槁”。《舊唐書·德宗紀》 上稱,這一年“夏,熱甚”。通俗說來,就是這個夏天太熱了。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記載,這天是“亢陽”,意思是太陽太厲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毒太陽”。

這樣的極端天氣在北宋初年較多,而且宋代詩中多有描寫。如孔武仲《伏中作二首》“酷暑已旬日,薰炙勢自如”;陳造《立秋日》“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溫熱浪天氣涉及範圍最大的一次,發生於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當時的皇帝是趙擴(寧宗),今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這一年又恰逢大旱,災情嚴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這樣的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的本意是溫暖,史書上稱“大燠”,即“太熱了”。因為對水的需求過於旺盛,“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幣,那時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眾”。

乾隆八年夏最熱 京城熱死逾萬人

然而,嘉定八年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

據說乾隆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到底有多熱?

《浮山縣誌》載,“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青城縣誌》載:“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東華續錄》中亦載:“六月丙辰京師威暑。”

《續天津縣誌》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高邑縣誌》載:“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中午的時候,錫都晒化了,那得多高的溫度?

據《北京志氣象志》記載,乾隆八年(1743年)7月20日至25日氣溫均高於40℃,其中25日的氣溫高達44.4℃,這是我國曆史上夏季最高氣溫。

這麼熱的天,乾隆咋沒熱死?說對了,乾隆有防暑降溫方法。

避暑山莊的事咱不提,就說皇宮內的降溫方法。

乾隆有一件降溫法寶——龍皮。這東西降溫隔熱,往皇宮裡一掛,立刻與外面冰火兩重天。

除了掛龍皮之外,御醫還要給乾隆開一些防暑的中藥湯,也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

當然,掛龍皮,喝藥湯都不能徹底降溫,最有效的降溫方法還是用冰塊。清朝皇宮裡的冰是冬天採,夏天用。紫禁城、景山、德勝門外、正陽門外有官窖18座,專門給皇上藏冰,光紫禁城冰窖就藏冰2.5萬塊。有這麼多冰放到皇宮裡,乾隆還熱得死?

在古代,不光乾隆用冰塊降溫,以前的歷代皇帝都是用冰塊降溫。

用冰最奢侈的是唐玄宗,每到夏天,他把金殿、後宮的地上都鋪滿冰,大臣上殿凍得直打哆嗦,後宮佳麗在屋裡也得多穿點兒。

用冰最蠢的是宋孝宗,直接啃冰塊,結果拉了好幾天稀。《宋史》:“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

《浮山縣誌》載,“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青城縣誌》載:“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東華續錄》中亦載:“六月丙辰京師威暑。”

《續天津縣誌》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高邑縣誌》載:“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中午的時候,錫都晒化了,那得多高的溫度?

據《北京志氣象志》記載,乾隆八年(1743年)7月20日至25日氣溫均高於40℃,其中25日的氣溫高達44.4℃,這是我國曆史上夏季最高氣溫。

這麼熱的天,乾隆咋沒熱死?說對了,乾隆有防暑降溫方法。

避暑山莊的事咱不提,就說皇宮內的降溫方法。

乾隆有一件降溫法寶——龍皮。這東西降溫隔熱,往皇宮裡一掛,立刻與外面冰火兩重天。

除了掛龍皮之外,御醫還要給乾隆開一些防暑的中藥湯,也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

當然,掛龍皮,喝藥湯都不能徹底降溫,最有效的降溫方法還是用冰塊。清朝皇宮裡的冰是冬天採,夏天用。紫禁城、景山、德勝門外、正陽門外有官窖18座,專門給皇上藏冰,光紫禁城冰窖就藏冰2.5萬塊。有這麼多冰放到皇宮裡,乾隆還熱得死?

在古代,不光乾隆用冰塊降溫,以前的歷代皇帝都是用冰塊降溫。

用冰最奢侈的是唐玄宗,每到夏天,他把金殿、後宮的地上都鋪滿冰,大臣上殿凍得直打哆嗦,後宮佳麗在屋裡也得多穿點兒。

用冰最蠢的是宋孝宗,直接啃冰塊,結果拉了好幾天稀。《宋史》:“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

按照人類的進化速度來說,現代人雖然比古人要更加能忍受炎熱,但是前後兩百年,應該不會差太多,以現代人為例,基本到熱死人的溫度基本都高於45度以上,而且現在城市熱島效應,基本以北京當時上百萬人口計算,基本熱死1%左右,而以現代人推算,如果熱死1%的人,基本溫度不會低於50度,當然考慮到耐熱的差異,自己現代人的現代化降溫手段,正好抵消城市的熱島效應,以此推算,當時北京的溫度應該不低於45度到50度,並且遭受了熱浪的襲擊,熱浪才是最嚴重的問題,造成人員傷亡!

古人形容夏天炎熱最出名的一句話,是“七月流火”。此說出自《詩經·國風》中的《七月》一詩,詩歌開頭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有人認為七月流火是指天文現象,但此古語現在已被通俗形容暑熱)。老百姓喝不起一杯水的嘉定八年,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有關乾隆八年極端炎熱記錄,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記錄,其中就有來自山西浮山的縣誌記載。

“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這是乾隆年間《浮山縣誌》裡說的。反映同一事件的官方記載,還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天津縣誌》)、“(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高邑縣誌》)、“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青城縣誌》)……

由此可見,當時的整個華北地區完全進入“燒烤模式”。《續東華錄》中使用了“威暑”來記錄當時的高溫,天氣熱得像發了威要吃人的老虎,來勢凶猛。這一年夏天,以北京的情況最糟糕。當時法國教士宋君榮正在北京,他在日後寄往巴黎的目擊報告中寫道:“北京的老人稱,從未見過像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7月13日以來炎熱已難以忍受,而且許多窮人和胖人死去的景況引起了普遍的驚慌”。

當時北京總共熱死多少人呢?宋君榮引用當時朝廷官員的統計稱,“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實際被熱死的人數當不止這些,加上其他地區,死人之眾可想而知。形勢緊迫,乾隆皇帝命令有關官員採取救助措施,在北京的“街上和城門發放藥物”,以減少中暑和死亡。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專家的研究換算,乾隆八年(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於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這一極端高溫紀錄至今未被超過,1942年,華北出現了極端高溫紀錄42.6℃、仍低乾隆八年1.8℃。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