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裡?

來源:酷知科普網 2.2W

這個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誡子弟》詩,後被寫成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六尺巷傳說》。“六尺巷”位於桐城市區西后街與五畝園之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六尺巷”舊址受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5年,桐城市政府將“六尺巷”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關部門撥專款進行部分修復。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裡?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誡子弟》,後被寫成民間傳說故事《六尺巷傳說》,據《桐城縣誌》記載,康熙時期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而張英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牆,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在安徽安慶,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指的就是張英家。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裡? 第2張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雖然在不同地區主角不同,都說明了鄰里之間如何相處的問題。有了爭執,友好協商、互相謙讓,這才是睦鄰友好,和諧相處的典範。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裡? 第3張

張英字敦復,號樂圃,是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曾官至禮部尚書。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書房,史載:“每從帝行,一時制誥,多出其手。”他曾充任《國史》、《一統志》、《淵鑑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聖祖嘗語執政:“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康熙四十年他以衰病求罷,詔許致仕。他曾在書房自書對聯:“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