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來源:酷知科普網 1.97W

納西族以農曆記年。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不少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並且伴有許多祭祀活動。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操作方法

(01)除年節外,納西族還有許多祭祀活動。其中最為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選在正月上、中旬,屆時要選好祭天場,由東巴教掌教人任祭司,並宰殺輪流餵養的祭天豬,各家各戶都要捐大麥、小麥用來釀酒,做餌塊。祭時用全牲大祭,在場者均要洗手執香肅立。祭畢,用豬血灌腸、豬頭、內臟燒湯,熟後按戶分食。大祭後三天,還要進行以各家各戶為單位的小祭。還有“祭三朵(本族保護神)”,納西族認為三朵是屬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麗江地區的納西族祭三朵還要帶著火鍋到風景秀麗的地方野餐。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2張

(02)三朵節三朵節是雲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八舉行。  相傳,遠古時代,納西先祖三朵曾在這裡降服了妖魔,從那以後,每年農曆十月初八日,人們彙集到三朵廟裡祭拜保護神三朵。祭品有整豬、全羊、雞、魚等。  節日期間,納西族男女老少踏著遊春賞花,小夥子騎上駿馬,進行撥旗、拾銀圓賽馬活動,勝者,倍受姑娘們的青睞。晚飯後,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納西姑娘跳起歡快的“阿哩哩”。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3張

(03)海坡會在雲南永寧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神祕美麗的瀘沽湖,在湖的兩岸,俯臥著一個雄奇的山峰――獅子峰。  獅子峰是納西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幹木”。她絕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為之傾倒。不過她和永寧納西人一樣,沒有固定的丈夫,過著男不娶,女不 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眾山神都要到永寧與幹木女神聚會娛樂,接受祝福。後來,納西人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這天,都要歡聚瀘沽湖圈,參加 一年一度的海坡會,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一是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們平安,五穀豐登,畜牧興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機, 互結“阿注”。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4張

(04)棒棒會納西族的商貿節日也比較多。雲南麗江縣的納西族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棒棒會”,以交流竹木農具為主要內容。據記載,這種集市活動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納西族傳統,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後開始春耕生產,棒棒會正好為準備農具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場所。這裡犁耙、鋤頭、鐮刀、竹筐、揹簍、扁擔等等一應俱全。納西族農民每年要更換一些帶把柄的農具的木把,所以把這種農具交易會稱為“棒棒會”。棒棒會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樹苗、盆景、傢俱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5張

(05)納西族歡樂的火把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舉行。相傳為紀念曾拯救納西人的兩位天將。在火把節的三天期間,人們要在白天趕街,鬥牛、摔 跤並對唱民歌;入夜,家家戶戶都紮好大火把擺放在大門前,或將火把高高插在糧架頂上或樹上,火把上飾以花卉及果品,競相媲美;在院子中央則點燃許多小火 把,供小孩們玩耍與跳越。小孩子成群結隊,手執火把四處遊轉,青年男女則以跳蘆笙舞為樂。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6張

(06)女神節納西族摩梭人的女神節雲南永寧納西族摩梭人把每年7月25日定為祭祀女神的節日。期間,成年男女,特別是青壯男女,一個個打扮得齊齊整整,到祭祀地點舉行隆重的儀式。人們供上蜂蜜、鮮花、酥油、奶渣等祭品、燒上一堆松毛火。祭祀女神後,大夥闔家而坐,吃著豐盛的野餐。青年男女則要繞山走一圈,載歌載舞。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7張

(07)騾馬交流會七月騾馬交流會七月中旬的騾馬交流會,是納西族人的又一個重要節慶,一般在麗江壩中央的獅子山西坡上舉行。會期七至十日,以交易騾馬等大牲畜為主,雲南省各地以及外省區的農民紛紛前來,交易農副土特產品,購買著名的麗江馬和銅器等物品。在會期中上市以及成交的大牲畜往往達到一萬匹(頭)左右,是西南諸省區中交易量首屈一指的集市。現已在麗江城東建成了固定的交流會址。根據納西族民間傳說,納西人的始祖崇忍利恩和天女襯紅褒白成婚後遷居人間,順便將天上的易馬會也傳回到故鄉,這就是騾馬交流會的由來。據史籍記載,麗江自古便以養馬出名而素有“花馬國”之稱,很早即以騾馬與巴蜀等地客商交換鹽、鐵諸物。在東巴經書中,也有不少牧馬生活的精彩描繪。《木氏宦譜》中也記述了明朝洪武年間,麗江土知府木氏便以騾馬等物前去朝貢,此後的貢品中皆少不了騾馬。可見,麗江騾馬的飼養和交易早先就較為發達。辦起了騾馬交流會之後,飼養大牲畜出售成為納西族農民一項十分重要的收入來源,牽騾趕馬前來赴會者絡繹不絕,逐漸成為民間的一大盛會。會期中還組織賽馬、民歌對唱等活動,到處是一派熱鬧景象,青年男女的笙歌勁舞更是通宵達旦,令人陶醉。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8張

(08)白沙農具交流會正月二十日,是麗江納西族的傳統節日,納西語叫“白沙當美空捧”,意為“白沙大寶積宮 開門。”這是從明代延續下來的白沙“大寶積宮”(又叫護法堂)、“琉璃殿”和“大定閣”等廟殿一年一度開門,讓人們燒香拜佛的廟會。後來演變為以農具交流 為主的節日,故改稱為“白沙農具交流會”。它標誌著春節活動的結束和春耕生產的開始。屆時,百十里外的各族農民及城鎮居民,納西族的傳統節日,納西族的風俗習慣雲集白沙街,鄰近村寨的群眾幾 乎是全家盛裝前來參加。白沙街上,寺廟前的廣場和道路旁,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鐵、木、竹農具。特別是黃慄木的各種農具把柄,還有花樣繁多的吹、打、搖、耍 等的小孩玩具、加上數不清的小吃和日用品的鋪攤,熙熙攘攘,異常擁擠熱鬧。交流會上,不僅農具種類齊全,小孩玩具和日雜品之多,也是一年中僅有的一次,所 以人們常說,這個會上除了雞轡頭之外,什麼都能買到。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9張

(09)中元節“燒包”祭祖農曆七月的中元節“燒包”祭祖,納西語叫做“三美波祭”,一般是在七月十三、十四日兩天舉行。第一天在家中迎接祖先來探家,準備好幾個印有經符圖案框邊、內裝草紙和疊好的金銀箔的白紙包,寫上祖先姓名並用托盤盛好,再帶上香、茶、酒等祭品,到家門前以唱名的方式迎接祖先回家。然後,將上述物品置於正房堂屋內的供桌上,並加上些乾鮮果品、糕點花卉等,於晚餐前拜祭。第二天傍黑時分,再把那些白紙包帶到河邊焚燒,並將灰燼和一些供品扔進河水中,意味著送祖先回到他們現在居住的陰間去。這兩日剛近黃昏便家家關門閉戶,路上難見行人,因想象到處皆有各家祖先的鬼魂在活動而顯得一派悚然。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10張

(10)東巴會每年農曆3月5日,納西族聚居地的東巴雲集中部東巴聖地--麗江玉水寨,在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東巴會,場面盛大。 這天,東巴們早早來到玉水寨東巴什羅廟。點燃香爐,燒大香,祭拜神靈和祖先,祭拜東巴始祖東巴什羅,並且誦經,做法事。東巴會也是各地東巴"比武",展示各自才華、技藝的機會。各地的東巴一個接一個按自已的風格誦東巴經,跳東巴舞。爾後,相互交流經驗,切磋學習。他們都熱愛自已的民族,熱愛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族責任感使他們走到一起,為傳承古老的納西文化,併發揚廣大而共同努力。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11張

(11)朝拜獅山“幹木”女神農曆七月二十五日,是滇川邊境瀘沽湖畔摩梭人朝拜獅山“幹木”女神的盛 大節日,又稱為“轉山節”。根據摩梭人的神話傳說,屹立在瀘沽湖與永寧壩子之間的獅子山是“幹木”女神的化身,她主管著這一帶地區的人口興衰、農作物豐歉 以及牲畜的增減等大小事,同時還影響著婦女的健美、婚姻和生育。“幹木”女神長得十分漂亮,住在獅子山頂上的洞穴裡,周圍的男山神都要受她管轄。她還過著 “阿夏”婚姻生活,有許多長期的和臨時的男阿夏,每年的七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各地山神都要來此聚會娛樂。摩梭人為了給“幹木”女神助興,並祈求她的保佑, 每逢這一天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匯聚到獅子山麓的女神廟前進行朝拜。朝拜者一般達 2000餘人,以幾家或十幾家為一夥,燃起一堆堆松枝,拿出蜂蜜、糌粑、酥油、酒、茶以及鮮花等祭品,誠心誠意地叩頭朝拜。朝拜完畢,載歌載舞地歡慶,並 就地野餐。在歸途中,往往還要組織賽馬等活動,有些青年男女則結伴環遊獅子山或瀘沽湖,談情說愛,對唱山歌,其樂無窮。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12張

(12)龍王廟會農曆三月十五日前後的龍王廟會,既是納西人祭祀龍王的節日,也是各族群眾之間互通有 無的物資交流盛會,會期一個星期左右。此廟會 的地點一般定在麗江縣城的黑龍潭畔(即今之“玉泉公園”內),參加者除麗江及鄰縣的各族農民外,還有大理、保山、昆明乃至外省的一些客商。屆時商棚林立, 商品琳琅滿目,人群熙來攘往,熱鬧異異。本地人爭相購置內地運來的日用百貸,外商則主要收購一些土特產品,促進了各族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廟 會期間,還展開唱納西族民歌、演奏納西古樂以及賽馬等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納西人有著悠久的祭龍的歷史。根據民間傳說與東巴經典中的記載 龍 類與人類原是同父異母兄弟,後來分管這宇宙萬物,人類只有農耕與牲畜,其他自然萬物均由龍類來主宰。開初時人與龍皆各詞其職,和睦相處;後來人類不斷傷害 龍類,龍類又對人類進行報復,雙方矛盾日趨激化。經過東巴教的創教者與教主丁巴什羅的調解,雙方訂立了條約互不侵犯。人類除了農耕與牲畜需要龍類協助之 外,有求於龍類的東西還很多,有時候又難免觸犯了龍類的禁條,為了祈福免災,人類便須舉行祭龍儀式向龍類賠禮道歉,並祈求賜福免災。由於相傳麗江象山之麓 的黑龍潭內居住著龍王,納西人便於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在此建起了龍神祠,時常拜祭並定期舉辦龍王廟會,吸引了眾多的人蔘加。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13張

(13)朝山會七月二十五日朝獅子山拜女神,是永寧納西族最隆重的節日。傳說獅子山是一位女神的化身,名叫"裡底幹木",即永寧的女神。她不僅主宰著永寧人口的興衰、農業豐歉、牲畜增減以及婚姻和生育,同時也是眾山神之首,周圍的男山神歸她管轄。每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各地山神都要到西藏聚會娛樂,幹木女神也前往參加。為使女神愉快和祈求人畜興旺、莊稼豐收以及百事昌盛,在這一天,永寧壩區的男女,特別是青年,都穿著盛裝,聚集在獅子山麓,數家或數十家人燒一堆松枝,再灑上蜂蜜、牛奶、酥油等祭品,向獅子山朝拜。拜畢,盡情歡樂,就地野餐。據說參加朝山的,最盛時達一、兩千人。有些青年男女結伴繞獅子山一週,露宿偶居,趁此進行社交活動。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14張

(14)小年小年是雲南省寧獲彝族自治縣永寧納西族人民的節又、也叫做牛馬年,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舉行,用來酬謝牧童一年來的辛勞。屆時。孩子們可得到家長縫製的新衣褲和一些食物,食物有。一隻豬前腳、兩根豬肋骨以及雞蛋、麵餅、精粑、酥油、水果糖果等。替別人放牧的孩子也同樣可在寄宿戶中得到同樣禮機一歹 節日裡,歌舞和賽馬活動為大家帶來歡樂。一賽馬,也稱"跑罐子",最先到達目的地的騎手能有幸喝到頭一罐美酒。目前, 組織兒童看電影,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為古老的節日又增添了新內容。

納西族重要節日習俗介紹 第15張

特別提示

旅行的朋友可以選擇他們過節的時候去,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當地的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