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孩子被錯誤延遲滿足傷害了?長大沒安全感還容易走極端

來源:酷知科普網 1.68W

簡要回答

在2019年巴菲特股東大會上,一位小男孩問巴菲特: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小朋友學會延時滿足?巴菲特笑了一下,回答說:延遲滿足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最好的選擇,我一直堅信每賺一美元我就應該花掉。我想要什麼的時候,我就要去得到。要明白一件事情,如果你擁有50萬或100萬美元時不快樂。那你擁有了五千萬甚至一億美元也不會快樂的,快樂與金錢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絡。延時滿足也不要延得太遲,巴菲特這番關於延遲滿足的話裡有兩個意思:人都喜歡即刻滿足,所以該即刻滿足的時候就不要刻意去延遲滿足。延遲滿足也不要一直都在延遲沒有滿足,延遲得太厲害了,什麼快樂都沒有了。延遲滿足是不錯,但是不要濫用。說了那麼多,什麼是延遲滿足呢?延遲滿足是指:抵制立即獲得獎勵的衝動,以期在將來獲得更有價值獎勵的一種行為。凡是提到“延遲滿足“,估計很多家長的的腦子裡會一下子想到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一、被家長濫用和誤用的延遲滿足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棉花糖”實驗,目的是為了研究意志力在人一生中的作用。
在一間幼兒園裡,研究人員找來幾十名孩子進行一個測試。
規則是這樣的:
孩子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但沒有獎勵。
如果能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再吃,就會得到額外的棉花糖作為獎勵。
等了一段時間等不住的孩子可以按鈴,研究人員馬上返回,孩子可以把糖吃掉但是必須放棄第二塊。實驗的結果是:
一部分孩子立刻吃掉了糖,
一部分孩子死盯著棉花糖,等了三十秒後等不下去了搖鈴,
只有約百分之三十的孩子成功等到實驗者返回。
研究追蹤發現,越能等待的孩子,未來越容易成功。
依據這種等待中展現的自我控制能力,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
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延遲滿足概念被家長經常引用
只不過關於這個實驗的一些細節,家長是不知道的。
1、棉花糖實驗所選取的研究物件(實驗樣本),僅僅只有不到90個孩子。數量太少以至於不足以代表更大的兒童群體。
2、其次這些孩子都是從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個幼兒學前班裡招募來的。
家庭情況只是一個社群的一般標準,不具有廣泛代表性。正因為如此,紐約大學的學者們整理分析了從2002年開始長達十幾年的資料,並重新演繹了這個實驗。
這次實驗兒童總數超過900位。被招募的兒童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種族和語種。
此次實驗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延遲滿足的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
新的實驗資料表明,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子,大部分出身比較優越,家庭條件較好。
這些孩子平時就能隨便吃糖,現在吃還是等會吃,沒什麼影響。
而選擇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則普遍來自條件比較差的家庭。這些孩子平時吃棉花糖少,自然抵抗誘惑的能力更低一些。
那麼,棉花糖實驗的學者誤導了我們嗎?實驗的設計者Walter Mischel教授認為不能這麼說,因為在研究中他也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在實驗過程中,那些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孩子,幾乎都不懂得延遲滿足,無法通過測試。很可能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研究人員的承諾,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為只有靠行動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也就是說家庭條件好,同時對實驗者信任的孩子,更加容易控制好自己的慾望,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雖然現在人們對於棉花糖實驗的爭議依舊非常的大,不過有由此看出,所謂的“延遲滿足”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定論。

多少孩子被錯誤延遲滿足傷害了?長大沒安全感還容易走極端

二、濫用延遲滿足如何傷害孩子
1、 孩子容易走極端
有一位媽媽是延遲滿足的忠實擁護者,把延遲滿足應用到了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孩子被訓練得自控力很強樣子,不過某天他們出去吃飯,當媽媽去了衛生間,孩子立馬抓起零食往嘴裡塞,媽媽回來後,孩子變乖寶寶。
逛超市到玩具區,媽媽看不見時會惡狠狠的錘玩具。
這個孩子在媽媽面前一直壓制自己的慾望,媽媽看不見時就極度發洩自己的慾望。
表面上想要強烈討好媽媽,實際冷漠又疏遠。
這就是延遲滿足被濫用錯用後培養出來的孩子。
父母總是故意“延遲滿足”,讓孩子壓抑在心中的不滿和怨恨越來越多。
失望和壓力不斷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使得這部分越來越活躍,產生神經衝動的過程也會越來越快。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雖然知道一些事情的發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就是很難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癥結所在。
2、孩子長大沒有安全感
總是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安全感肯定受到影響。
比如正常的吃喝拉撒睡都被延遲滿足的話,孩子自然對環境表現出不安。
日後不安全感強烈,變得不再信任他人。很難跟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需求是羞恥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強烈打擊。長大後更是難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3、孩子失去了感受當下的能力,很難快樂
有一個女生的故事,女生有錢有事業也有幸福的家庭。
但是她卻始終十分焦慮。後來她才知道,因為小時每次她要什麼禮物或者玩具。
父母總是以考試為第一作為條件,一旦她沒得第一,那麼想要的一件都得不到。
後來父母改了規則,不再為難她。但是她自己卻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
最後只剩下追逐更高目標帶來的焦慮,她早已失去了感受當下的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在《自控力》中曾提出過一個“諷刺性反彈”的概念。
“諷刺性反彈”:當人們試著不去想某件事時,反而會比沒控制自己的思維時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還要多。
因為對自己過於嚴苛,使得我們一次又一次自我壓抑,而把“滿足”給“延遲“。
始終得不到滿足,只會讓我們無力堅持,最終崩盤。
就如同巴菲特所說的,延遲滿足被延遲得太久了,快樂也就消失了。
孩子學會了“延遲”,但是並沒有“滿足”。

多少孩子被錯誤延遲滿足傷害了?長大沒安全感還容易走極端 第2張

三、家長如何具體的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說到一個觀點: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而實現自律的第一步,就是延遲滿足。
什麼因素能夠使人達成目標,這個問題會有很多的答案,但是至少有一個因素是自控能力。
1、及時滿足,是延遲滿足的基礎
人的幸福感取決於正面情緒出現的次數,心理學家稱之為“積極影響”,而不是某次正面情緒的強度。
“延遲滿足”說起來簡單,絕大多數人做不到,這才是現實。通過日常的點滴幸福,積累自信、積累正反饋,這才是持久之道。
大腦喜歡立竿見影,總讓我延遲,很容易放棄。
只有持續反饋,才能延遲滿足。
因此,當孩子覺得眼前缺乏動力去堅持的時候,比起告訴他們“再堅持一會兒”,更好的方法就是需要家長為他們設定“即時滿足”。
比如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這都應是無條件得到父母即時滿足。
像玩具之類的取捨,才可以使用延遲滿足這一招。
並且為什麼要延遲?良好的溝通很重要,家長最好能面對面地給孩子一個合理解釋。
而不是自己單方面地下狠心要做這件事。
順應人性,才能把事情做好。
2、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及時迴應,是孩子學會自控的前提
父母的陪伴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並逐漸學會自控。
很多動物都有及時迴應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比如老鼠會頻頻地舔舐剛剛出生不久的小鼠,而猴子會對小猴的需求有求必應。
這些情感上的安撫能讓他們得到及時的滿足,情緒也比較平穩,成年以後的他們在鼠群或者猴群裡才有更好的社會性。
孩子也一樣, 較小的孩子沒能力自己平復情緒,父母在身邊的陪伴能幫助他平復自己的情緒。
這種平復情緒的過程就是孩子練習自己控制自己情緒的過程。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他會慢慢明白,就算事情讓我很難過,但是我知道過一會就會好的,沒關係的。
3、 延遲滿足也是有年齡段限制的
三歲前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也沒啥抗挫折能力。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看到好玩的就想要這再正常不過了。如果延遲滿足用在三歲前的娃身上,只會減少他們的安全感,並變得脆弱不堪。
三歲後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提升和獨立性的增強,這時候才可以嘗試使用延遲滿足法,以三歲作為一個界限是比較合理的。
所以延遲滿足的方法不能亂用,也不能頻繁的用。
如果你的孩子能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自控能力非常好,就更沒必要了。
並且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國外的訓練方法也並不一定適合自家孩子,盲目借鑑和照搬,不是坑娃是什麼?

多少孩子被錯誤延遲滿足傷害了?長大沒安全感還容易走極端 第3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