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來源:酷知科普網 1.63W

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生活習慣,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對孩子而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老師和家長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要始終如一,持之以恆,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操作方法

(01)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益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可減少一些面板病,寄生蟲病,胃腸道疾病,傳染病的發生。 如: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無牙刷、牙膏時可用鹽水代替。勤洗澡、換衣服、剪指甲,不亂挖耳朵、鼻孔,不用髒手揉眼睛,看電視時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等。合理組織體育鍛煉,激發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鍊的習慣。

(02)培訓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的睡眠習慣是受環境影響的,有的孩子讓抱著睡,這一定是家長培養而成的,而晚睡晚起往往是跟隨大人晚睡的習慣造成。要糾正這種現象,首先要培養孩子放到床上能自己入睡的好習慣。其次要培養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到了睡覺時間,要給他創造一個睡眠環境,如保持室內光線柔和舒適安靜,不要大聲吵鬧,睡前不要過分逗弄孩子,不要讓他太興奮,也不要講驚險恐怖的故事,上床前讓孩子解好小便。如果孩子一時睡不著,不要嚇唬他。否則,會使孩子睡不好。一旦孩子有了規則的睡眠習慣,就要保持這種習慣,不要輕易變動。

(0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1、定時定量定點吃飯 對每人來講,一日三餐定時,就能夠形成固定的飲食規律。對孩子按時定量吃飯,使兩餐間隔時間在4-6小時,這正是腸胃對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時間,保證充分足夠地消化吸收營養和保持旺盛的食慾。 2、教育孩子不要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既有身體的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過敏反應等,但更多的是環境的和心理的因素,比如,某些家長自身的偏食影響,某種食物過多連續吃形成厭惡反應,或家長限制孩子吃某種食物而造成孩子的不愉快體驗並予以拒絕等。3、讓孩子自己吃孩子不是天生就有依賴性的,每一個孩子在七八個月時就有自己拿勺子"吃飯"的慾望, 儘量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因孩子吃不好而去限制、指責他。同時,可以提供一些條件和幫助:比如給孩子圍上圍兜以防弄髒衣服,在地上鋪一張塑料紙任孩子漏撒,洗淨孩子的手讓他去抓,同時還要注意教孩子用餐具的正確方法, 指導孩子學習怎樣不會把飯粒撒落在地。 4、慎選零食和飲料 對於各類零食,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 一是零食確實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高興,調整孩子的味覺感受,二則現在的零食越來越豐富,精美,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可以作為輔助食物,適時適量地給孩子吃一點是可以的,也是必需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在飯前吃,更不能飯不吃,零食補。不要養成以飲料代水代湯的習慣。因為飲料中過多的糖,糖精及化學新增劑都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並妨礙孩子對白開水的補充, 所以一定要慎吃,少吃。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2張

(04)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導孩子學會自我服務,這是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總是和他們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聯絡在一起的。現在許多孩子生活習慣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小在生活自理上缺少鍛鍊造成的。不少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過於保護,片面強調孩子年齡小,輕視孩子勞動習慣的培養,壓抑了孩子對勞動習慣的需要,阻礙了孩子勞動能力的發展,這種愛孩子的方式是不明智的,缺乏主見的。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狀況出發,要求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們自己去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碰到又不難做到的事。如穿脫衣服、自己吃飯、鋪床疊被以及上床之前放好自己脫下來的衣服、鞋襪,學習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小人書,幫家長拿東西,開飯時讓他幫助搬凳子,擺放碗筷,吃飯後幫助收拾碗筷等,還可讓孩子幫助摘菜,洗菜,去附近副食店買醋、打醬油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孩子能勝任的事,從孩子自我服務勞動開始,讓他獲得成功,激發他進一步的勞動熱情。通過這種細小的活動,可以使孩子及早擺脫成人的照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05)少看電視、上網、耍手機,養成讀書好習慣家長要在看電視、上網、耍手機上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多讀書,用行動產生說服力,這樣的糾正效果會很好。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導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遊戲,這樣來避免孩子去玩那些充滿暴力與色情的遊戲。同時要多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愛好,如多讀書,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注意力放在遊戲上了。讀書時要閱讀讓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可以是一些帶圖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歡的電視劇的劇本。等孩子喜歡上讀書之後再去讀一些大部分的書。家長也可以陪著孩子讀,在陪讀一階段之後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讀。

(06)培養禮貌待人培養孩子懂禮貌,應從父母自身做起。因為孩子的禮貌語言、禮貌行為都是來自對成人的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感染和薰陶著孩子。如果家長平常都不用“禮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訴孩子要講禮貌,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這也正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良好的禮儀是對孩子最生動、最有效的教育。父母通過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就能夠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所以,父母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為孩子樹立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榜樣。比如,見到熟人應主動用“您好”等文明語言來問候和打招呼;和長輩講話要用尊稱和敬重的口吻,即使在背後也不能當孩子面對長輩指名道姓;就餐時應先請客人和長輩入席,並注意飯桌禮儀,同時告訴孩子不能私自開始吃飯,要正確使用餐具,不能高聲喧譁、亂夾和亂丟食物等。

(07)培養初步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家長要注意不把一些危險性的物品放置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如水瓶、藥品、火柴、刀具等要妥善安置,陽臺或窗臺要有安全保護措施;要使用安全的電源插座等。其次,要經常對孩子進行安全提醒,尤其是外出時不要遠離成人的視線,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在河邊和馬路邊玩,遵守交通規則等。第三,幫助孩子瞭解周圍環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如:不動熱水壺,不玩火柴或打火機,不摸電源插座,不攀爬窗戶或陽臺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