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話巴山夜雨時的上一句

來源:酷知科普網 2.5W

“卻話巴山夜雨時”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全詩為: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卻話巴山夜雨時的上一句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卻話巴山夜雨時的上一句 第2張

註釋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裡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什麼時候。
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裡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卻話巴山夜雨時的上一句 第3張

賞析

  《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反覆對照,又體現時間的迴環跳躍。“何當”為設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李商隱的愛情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指妻子。詩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