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來源:酷知科普網 1.22W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寧、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操作方法

(01)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國,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覺地使自己的思想生活化、世俗化的。他們將那些本來屬於上層社會的道德倫理原則,悄悄引入了民眾的生活世界。在過去的時間裡,徽州曾經的人、物和故事漸行漸遠。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第2張

(02)古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第3張

(03)徽商精神的形成,與徽州獨特的地理和生存環境有著密切聯絡。一方面,古徽州屬山區(今安徽歙縣、黟縣、績溪、祁門一帶)山巒疊嶂,川穀崎嶇。多山的地理環境,給這裡的人們帶來極大不便乃至生存的困難。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環境和生存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解決這一矛盾的出路,就是走出徽州,去經商。徽州有一首流傳很久的民謠:“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它道出了徽商創業的原因——因為生活的無奈,才走上從商的道路。經商意味著漂泊,或者在山嶺間跋涉,或者悶坐舟中。遇到旅店就寄宿,三餐茶飯伴愁眠。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第4張

(04)徽商大宅院位於徽州古城歙縣,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集亭、臺、樓、閣、牌坊、學館、戲臺、花園、水榭、廊橋、古井、石雕、磚雕和木雕於一體,有宅第29座、房屋數百間、天井48個、柱子1580根,是徽派建築藝術風格的薈萃地,徽派建築藝術的博物館。徽商大宅院是一個亦古亦今的徽文化建築群,天地相連,大門連著小門、四通又八達、大廳連著小廳、廳廳又名堂。大宅院完美重現了明代建築肥樑瘦柱,簡約舒展,清朝及民國建築內涵豐富、雕飾細膩的特徵風貌。無不盡顯徽商大家族宅第禮儀、教化、進取、休閒等諸多功能。宅院中的家族宗祠,簷角展翅,樑粗柱碩,雕樑琢棟,給人以肅穆端嚴之感。

(05)徽派建築有著相似的統一,所不同的是根據主人的喜好、學識、財力來進行我們今天所謂的“裝修”——磚、木、石三雕藝術,徽派“三雕”為徽商大宅院增光添彩,眾多華麗豔美的“木雕”題材多樣、多元的雕刻工藝,有代表吉祥的三羊開泰,有象徵富貴的牡丹,有寓意富貴的麒麟,有象徵平安的孔雀,有喻為夫妻和睦的鴛鴦等,雕刻無處不在,盡展徽派之藝術風格。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第5張

(06)徽州向號“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田和莊園”。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迴環,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美的畫圖。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第6張

(07)新安江屬錢塘江水系,該河及其支流涵蓋了徽州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徽州一府六縣除婺源外都屬於或部分屬於該河流域。

徽州,沉澱深深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第7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