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640億科研投入 華為麒麟晶片迴歸 美媒:我們成炮灰了

來源:酷知科普網 2.01W

簡要回答

數字總是有一種超乎想象的力量,1640億,這是迪斯尼的市值,是百部大火電影《孤注一擲》的總票房,是一個月薪一萬的人工作十萬年的總收入。與此相比,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的科研投入都不及華為,一個數字詮釋了一個企業的雄心壯志。在科技的蓬勃發展和全球競爭的加劇下,科研投入成為衡量實力、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手段之一。華為,這個在全球範圍內矚目的科技巨頭,近日再次宣佈其麒麟晶片的迴歸,將我國創新的步伐再次聚焦。這一訊息也引發了美國媒體的熱議,輿論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辯論風暴。

經歷了五年的美國供應鏈斷供,華為以堅韌不拔的姿態成功浴火重生,重新站在了晶片產業鏈的前沿。然而,這並不是偶然。受“晶片聯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華為的麒麟5G晶片曾一度陷入困境,被迫只能推出4G手機。然而,華為並沒有因此屈服,相反,它通過“迎難而上”的態度,激發出了更為強大的潛能。在過去的幾年裡,華為在5G通訊技術方面遙遙領先,還在晶片製造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中美科技衝突的背景下,華為成為美國製裁的主要物件。華為並沒有停滯不前,相反,它以“我們的目標是超越”為信念,堅定地在逆境中前行。早在2008年,華為曾試圖以22億美元收購美國3COM公司,因各種原因未能成功。之後,受到技術和供應鏈的限制,華為繼續面臨著挑戰,但創始人任正非卻堅定地表示:“當時整個公司都陷入了僵局。”
儘管遭遇重重困境,華為沒有放棄自主研發的道路。近年來,華為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尤其是在海思麒麟晶片的研發上投入了巨資。這份投入終於得到了回報,2020年,海思晶片的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43.9%。

一年1640億科研投入 華為麒麟晶片迴歸 美媒:我們成炮灰了

華為卻面臨著臺積電等制裁的壓力,市場份額迅速萎縮至1%。外界的質疑聲音此起彼伏,有人認為華為在白白浪費資金,一無所獲。華為不以困境為止,它以“迎難而上,逆水行舟”來形容自己。
華為不僅實現了14nm以上的EDA工具國產化,還在資料庫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GaussDB 資料庫的國產率已達100%。令人振奮的是,華為宣佈與中芯國際聯手,重啟麒麟5G晶片的生產。中芯國際選擇N+1工藝為華為代工,其效能媲美臺積電的7nm工藝。目前,已有13000多個零部件實現國產替代,獲得了8.78萬項專利。
看著華為屢遭打壓,又見其涅槃重生,美國媒體不禁發出感嘆,面對如此龐大的科研投入和強大的技術實力,美國科技產業似乎不得不陷入被動。曾經自信滿滿的美國科技企業,如今卻開始擔心邊緣化,甚至成為“炮灰”。這種焦慮在美國科技產業內部逐漸蔓延,也說明了華為再次崛起的轟動性。

一年1640億科研投入 華為麒麟晶片迴歸 美媒:我們成炮灰了 第2張

科技領域是否存在絕對的優勢呢?我國憑藉豐富的人才資源、巨大的市場需求和迅速的創新能力,在移動網際網路、5G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美國依靠完備的創新生態、領先的高科技產業地位、鉅額的研發投入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吸引了全球的科技人才和資金,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核心。每個國家和企業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短板,合作與共贏才能推動科技的進步。其他國家和企業的成功並不代表華為就不能再度崛起。儘管面對巨大的挑戰和壓力,華為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將巨大的科研投入轉化為巨大的回報,展現了我國科技的強大實力和創新潛能。
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中美兩國都有各自的優勢,但科技領域並不是零和博弈。合作和共贏同樣是推動全球科技進步的重要引擎。華為的再次崛起為世界科技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應該促使各國更務實地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科技挑戰,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科技的進步永遠不應只是一國之事,而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和願景。

一年1640億科研投入 華為麒麟晶片迴歸 美媒:我們成炮灰了 第3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