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來源:酷知科普網 3W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01)1、盧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線,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最初的建於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間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這才有了現在的盧溝橋。因此,通常所說的盧溝橋有八百餘年曆史,是把新舊兩個橋的時間算在一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盧溝橋,只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02)2、廣濟橋潮州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市東門外,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建立,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2003年10月,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準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臺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樑舟結合,剛柔相濟,有動有靜,起伏變化,是廣濟橋的一大特色。廣濟橋是“全粵東境,閩、粵、豫章,經深接壤”的樞紐所在,橋上又有眾多的樓臺,因此,很快便成 為交通、貿易的中心,成為熱鬧非凡的橋市。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2張

(03)3、五亭橋亭橋位於我國江蘇省揚州市,五亭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五亭橋是清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僱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橋的造型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杆,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橋下列四翼,正側有十五個卷洞,彼此相通。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盪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黃惺庵讚道:“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唐杜牧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句。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像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鑑北京北海之景。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3張

(04)4、趙州橋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儲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趙州橋是重點文物,通車易造成損壞,所以不允許車輛通行。趙州橋,又稱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該橋在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為李春所建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淨跨37m, 寬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腹拱,這樣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樑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的雕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逼真,琢工的精緻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我國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明朝時曾流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並增進了友誼。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4張

(05)5、安平橋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樑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樑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5張

(06)6、十字橋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樑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樑連線,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樑,漢白玉欄杆,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樑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6張

(07)7、三江風雨橋風雨橋是侗族獨有的橋。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簷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樑之一。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風雨橋,都是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所以這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橫跨溪河,傲立蒼穹,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7張

(08)8、鐵索橋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做低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瀘定鐵索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臺、橋亭三部分組成。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8張

(09)9、五音橋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已獲得最佳效果。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塊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9張

(10)10、玉帶橋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該橋單孔淨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細數我國十大著名古橋 第10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