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要把自己的痛苦都歸咎於原生家庭 清華教授道出真相

來源:酷知科普網 8.03K

簡要回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將自己的困惑和未來的焦慮歸因於他們的原生家庭。這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責任逃避,將問題歸咎於家庭。正如心理學家肥貓所說:“抱怨本質上是將個人問題推給他人。”一個成年人如果一直將原生家庭作為藉口,無疑也是心理貧乏的體現。通常人們只有在無法改變自身,缺乏前進動力的情況下,才會不斷回頭觀望。

幾日前,我偶然碰上了一位多年不見的國中同窗,名叫L。在彼此交流了各自求學的經歷後,心頭湧上一股感慨之情。
她來自邊陲小鎮,從小生活在經濟拮据之中。作為家中的長子,她主動分擔起家務瑣事,默默承擔著各種家庭責任。
但是,她的父母持守著守舊的觀念,不願她深造太多。他們的期望是她將來能留在父母身邊,與同村人結成連理。
L的心靈強大,她努力不懈地尋求變革,成績出類拔萃,還懷揣著一個願望,希望能飛翔出大山,改變命運。
在班主任的多次家訪後,她的父母逐漸同意了她繼續深造的願望。於是,在默默地幫助父母務農的同時,她更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
最終,她成功考入大學,並通過助學貸款完成了碩士學業。目前,她已經成為北京某家出版社的主編,成就斐然。
當談到她的原生家庭時,她卻有著獨特的見解。她認為:“儘管我和父母的觀念存在差異,但這又何妨呢?他們的觀念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個體是無法顛覆時代的潮流的。雖然他們不支援我的選擇,但我仍然深愛著我自己的家庭。畢竟,沒有完美無缺的家庭,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接納。”
這位老同學的故事令我感到溫暖,充滿敬意。在當今社會,原生家庭好似一個容器,可以承載各種因素。
與此同時,網上充斥著關於原生家庭的消極情緒,討論組中滿是對家庭的失望和怨恨。
人們常常因與他人的關係處理不佳,歸咎於父親脾氣暴躁;職業成就平庸,指責父母的管教扼殺了自己的創造力;婚姻問題產生,歸結於童年時父母的爭吵。
清華大學心理系教授彭凱平指出:“儘管原生家庭對個體的發展確實有影響,但是過度強調這種影響,甚至演變成一種‘原生家庭宿命論’,是不準確的。”
更為準確的態度是,正確歸因能夠幫助人們瞭解自己、接納自己並實現自我成長。而錯誤的歸因則只是逃避現實、拒絕變革。

為何不要把自己的痛苦都歸咎於原生家庭 清華教授道出真相

事實上,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原生家庭存在。即使是在我們看似瞭解教育和心理學的知識分子中,也很難創造一個絕對健康的家庭環境。
以著名翻譯家傅雷為例,他被尊稱為當代最傑出的翻譯家之一,然而,他作為一個父親,所施加的影響似乎超越了他在翻譯界的成就。
他的育兒方式被許多家長視為楷模,但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人所不知的家庭問題。
傅雷在他的著作《傅雷家書》中曾向自己的兒子傅聰道歉:“孩子,我曾經對你虐待,我永遠無法彌補這個罪孽!”
年幼的傅雷目睹了父親受人陷害的過程,父親含恨離世。在此之後,母親獨自支撐家庭,但家境貧困,三個年幼的孩子相繼夭折。
母親的失落與沮喪讓傅雷感到壓力巨大,他不得不為了迎合母親的期望而採取極端的手段。
即使是傅雷這樣瞭解教育和心理學的高階知識分子,也難以創造一個對孩子完全有益的家庭環境。
由此可見,完美的原生家庭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個悖論。生活中不存在人人完美的情況,正如心理學家黃仕明所言:“沒有人能夠做到百分之百,我們需要接納自己和父母的不完美,用一雙寬容的眼光看待孩子。”
原生家庭的理念在於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自己。最好的態度並不是找尋問題,而是發現問題並付諸行動,努力實現變革。
為何這麼多人傾向於將責任推給原生家庭呢?社交媒體上有一個話題“原生家庭很糟是什麼體驗”,其中有一位網友如此表述:
“我的母親性格暴躁,遇到問題總是大發雷霆,整個家庭氛圍都變得緊張。而我的父親性格內向,很少表達自己的情感。成長過程中,我很容易情緒失控。”
心理學中的“自我服務偏差”概念告訴我們,當我們成功時,會歸功於個人才華和努力;而在失敗時,往往將責任推給他人或外部環境。
面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原則。這個原則的核心思想是,將“父母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清晰地分開。
無論父母如何對待自己,那都是他們的問題,我們不應該消耗過多的精力在糾結於他們的行為上。
人們真正需要做的,是關注自己的問題,思考如何從家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相比於不斷追尋問題的根源,與父母對立,更值得的是採取積極行動,塑造自己的未來。
要像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言:“用一雙穩定的手,托住你的心。人類沒有永恆不變的心理狀態,每個時刻都在不斷變化。”
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同接力賽中的第一棒。如果第一棒交接不好,是停下來埋怨,還是儘早脫離包袱,繼續前進?
讓我們像擁有一個強大情感容器的人一樣,將自己的情感容量提升。當孩子在面臨情感困擾時,他們能夠在大風大浪中保持冷靜,不會輕易陷入自怨自艾。

為何不要把自己的痛苦都歸咎於原生家庭 清華教授道出真相 第2張

要幫助孩子提高情感容器的容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藉助“顯微鏡”
情感的種類繁多,包括焦慮、恐懼、抑鬱、憤怒、嫉妒和抱怨等。當孩子經歷情感困擾時,可以將這些情感放在“顯微鏡”下,分析情感背後的資訊。以焦慮為例,適當地利用焦慮情感所釋放的能量,可以轉化為積極的動力。正確地理解情感是提升情感容量的前提。
2.構建“情感樹”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經歷多種情感,掌握情感管理技巧,對於實現自我成長至關重要。將情感樹上的情感分為兩個方向,一方向是逃避,另一方向是積極應對。通過逃避,人們可能在短暫內釋放情感,但問題並未解決。而積極應對則意味著從情感中學習,實現成長。例如,當我們感到憤怒時,發洩情緒只是一種短期的解決方法,而將憤怒情緒轉化為積極動力,更能帶來成長。
3.準備一個“情感工具箱”
將一些應對瞬時情感的方法收入其中,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例如,美國心臟數學研究所提出的“30秒呼吸法”。當情感激動時,孩子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迅速恢復冷靜,避免因情感波動而犯下錯誤。
人生如接力賽,原生家庭是第一棒。如果第一棒交接不善,是停下來埋怨,還是放下包袱,繼續前進?願我們能夠超越原生家庭的侷限,開啟全新的人生征程。

為何不要把自己的痛苦都歸咎於原生家庭 清華教授道出真相 第3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