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來源:酷知科普網 6.55K

簡要回答

前兩天遇到前同事,憂心忡忡地跟我說起孩子的問題,原來,她家娃馬上要上一年級了,可是到現在自理能力差不說,做事、做作業還特別拖沓,給了10道10以內的加減法,他都做半個小時......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寫作業也是磨磨蹭蹭。
看著孩子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心裡雖然著急,卻也只能用嘮叨來解決,結果總是適得其反。

什麼“快點穿衣服呀!”“你刷個牙都刷了多久了?”“你能不能吃快點,要遲到了”之類的話,但是卻發現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還是依舊沒有改變。
甚至有的時候越催促孩子,孩子的動作反而變得越來越慢,最後只能自己乾著急。
說實話,很多父母的這些苦惱我都從來沒經歷過,因為我家孩子一直做事很利索,記得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就給孩子買過一套關於兒童時間管理的繪本,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這套繪本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這套《兒童時間管理繪本》共8冊,每一本書有一個主題,分別是:控制時間節奏、學會規劃時間、有效利用時間、學會記錄時間、分清輕重緩急、學會統籌時間、學會利用細碎時間、學會勞逸結合的番茄時間管理法。
從五個方面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分別是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成績管理、情緒管理和交友管理。
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學會規劃時間、控制時間
《兒童時間管理繪本》繪本里的小主人公叫樂樂,他的每一天都過得亂七八糟:
別的小朋友已經出門,樂樂還在翻箱倒櫃找早上要穿的衣服;
別的小朋友已經開始上課,樂樂還在找要上課的課本;
別的小朋友已經開始考試,樂樂還在削筆、找橡皮;
別的小朋友已經寫完作業進被窩,樂樂還在父母的催促中寫作業......
一整天下來,樂樂疲憊不堪,遲到、考砸、作業完成質量還很差,樂樂一邊懊悔不已,一邊第二天又重複前一天的亂七八糟。
這個樂樂像不像我們家裡拖沓、磨嘰的孩子?
繪本中拯救樂樂的,是“時間使者”。
突然有一天,有一個叫“時間使者”的人出現在樂樂面前,告訴樂樂要懂得規劃時間、控制時間。
於是在一個新的早晨,樂樂早早起床,從容不迫地穿上前一天就準備好的衣服,安心地吃完早餐來到學校;
由於起得早,樂樂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上課用的書本、文具;
晚上寫作業時,樂樂也不再一邊玩一邊寫,而是快速專心寫完,安安心心地玩......
樂樂終於體會到了時間安排的重要性,覺得這真是最棒的一天。
原來時間管理也沒那麼難!時間使者告訴樂樂:只要你管理好自己,你就能管理好時間。控制好做事的節奏,時間就不會被“小偷”偷走。
從讀這套繪本開始,我家孩子就刻意鍛鍊自己的時間規劃能力,比如他會提前一天晚上準備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會把自己常用的玩具單獨放置,以便於自己快速找到......由於幼兒園時就養成了不拖沓的習慣,國小一年級開始我從未在他的學習上操過心。

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第2張

教孩子勞逸結合的時間管理法
我們總是讓孩子“快點、再快點”,孩子卻往往會因為我們製造的緊迫感而更加希望放鬆,一點沒看住就悄悄玩,歸根結底是因為孩子對時間沒概念、不懂得時間的寶貴和重要性。
在《兒童時間管理繪本》這套書裡,有一本的主題是“學會勞逸結合的番茄時間管理法”,是專門針對幼兒園小朋友的時間管理法。
番茄時間管理法是義大利人在20世紀80年代末發明的一種時間管理法,因為順手在廚房找到一個小番茄鬧鐘而得名,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通過專注工作和高效的休息來保證自己可以精力滿滿地學習。
書中的小主人公樂樂寫作業總是走神,專注力持續不了太多。樂樂的媽媽教樂樂番茄時間管理法,幫助樂樂養成長時間專注的能力。
這個時間管理法原理很簡單,就是學習25分鐘之後休息5分鐘,這叫1個番茄鍾,每完成1個番茄鍾休息5分鐘,完成4個番茄鐘的時間,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樂樂學會了這種勞逸結合的時間管理法,發現自己的專注力越來越強,從最初的10分鐘,到15分鐘,再到20分鐘、30分鐘,沒多久,樂樂都能專注寫一個小時作業不走神了。
不得不說,繪本以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各種時間管理法,既讓孩子能很快理解內容,又讓孩子很容易帶入進書中主人公的故事,學著書中主人公去管理自己的時間。
我兒子當時就模仿書中樂樂的做法,讓我給他買了一個定時器,下意識地按照番茄時間管理法培養自己的專注力,所以上國小前他就能穩坐半小時以上看書不走神。

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第3張

教孩子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學會記錄時間,並有效利用好時間
我們常常說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沒有玩的時間,事實上,之所以很多孩子沒有玩的時間,正是因為做事毫無邏輯感,沒有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兒童時間管理繪本》裡的樂樂週末想出去玩,可是卻發現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於是爸爸教樂樂一個方法,幫助樂樂快速完成了要做的事。
爸爸先讓樂樂拿出一張紙,把自己要做的事都一一列在紙上;
然後把自己未來兩天要做的事也列在紙上;
再次,爸爸讓樂樂把這個週末必須要做的事標註出來;
最後,樂樂把自己這個週末要做的事,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排序。
把這些事情都做完之後,又給自己必須做的每件事情都規劃了時間,後來樂樂發現,自己按照紙上寫的順序去做,再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完成,自己週末就有一天半的時間去玩。
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拖沓,正是因為事情太多,不知道如何著手,繼而選擇逃避心理,遲遲不願意開始,如果孩子能夠懂得按照輕重緩急的先後順序去做事,再把每件事需要做的時間記錄下來,然後按照記錄的內容,有效利用好時間去做,那麼就會大大提高做事效率,變“拖沓”為“麻利”。

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第4張

寫在最後:
很多家長埋怨孩子磨蹭、拖沓,事實上不是孩子天性如此,而是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我們作為家長,在照顧好孩子生活的前提下,還要幫助孩子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教給孩子如何提高效率,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家有3-8歲的“拖沓”寶,強烈建議給孩子備一套《兒童時間管理繪本》,幫助孩子改變時間概念,懂得有效利用時間提高效率,孩子才能快速完成學習任務!

孩子磨蹭、拖延?比催促更管用的方法教給你,幫娃變身行動派 第5張
熱門標籤